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子宫腺肌病微创介入治疗时机

2019-09-12 03:00:04孕产
子宫腺肌病微创介入治疗时机
"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可导致严重出血、月经期间严重痛经和不孕。异位子宫内膜灶长时间、反复刺激、破坏正常子宫,导致子宫正常组织解剖结构破坏,严重影响胚胎着床、受孕,即使采用试管婴儿技术,受精卵植入后亦不易正常发育,导致失败。中国妇女围绝经期中位时间为45岁,部分可能40岁后逐步进入卵巢功能减退、月经周期异常,受孕妊娠成功几率大大减小。另外长期多种药物治疗,随着时间推移,均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导致卵巢功能早衰,最终失去拥有自己孩子机会,遗憾终生。

临床上治疗手段较多,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系微创介入治疗手段,对于局限型和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或合并子宫肌瘤均适用。尤其对于不希望子宫切除,且有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UAE可作为选择之一。

因此,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适龄妇女,在妇科保守药物治疗无效情况,可以考虑尽早采取介入微创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有效控制病情,待子宫机能状况改善后,再次尝试备孕或试管婴儿技术受孕。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

子宫腺肌病的介入治疗(UAE)与治疗机制

一般以右侧大腿根部的股动脉作为穿刺点,穿刺进入人体动脉血管系统,因为人体动脉血管是相通的,所以可以通过这个穿刺点,将细小的导管分别送达两侧子宫动脉(子宫腺肌症病灶的供血动脉),经导管注射非常微小的PVA颗粒或微球(300-500um),造成病变组织营养和养分供应中断,进而异位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分泌前列腺素减少,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UAE术后反应

疼痛: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几乎所有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胀、坠痛,持续时间不等,短则2-3天,长则1-2周,一般给予有效镇痛处理后均可缓解。发热:25%患者,尤其病灶较大的患者,栓塞后一周内可出现低热,体温在38°C左右。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约持续1周后可自行消退。部分情况可酌情预防抗感染处理。下肢酸胀无力:60%患者栓塞后,感双下肢酸胀乏力,约持续3周左右后自然消失。不规则阴道出血:少部分病人栓塞后可出现阴道少量不规则流血,同时还伴有内膜脱落,可能是栓塞后子宫血供不足以维持内膜生长有关。提前绝经:出现的几率非常低,主要见于围绝经期女性患者(>40岁)。

子宫动脉栓塞术特点:

UAE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全身麻醉,只需通过大腿根部股动脉的穿刺针眼就可以完成治疗。一般术后3天即可出院,术后1周可恢复工作。UAE对子宫腺肌病所导致的痛经、月经过多等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控制率,疗效确切,2年的控制率可达93%。长期疗效方面,文献报道一项子宫腺肌病UAE术后7年随访结果:72%的患者对疗效相当满意,82%的患者免于后续子宫切除治疗。已有大量长期临床数据证实UAE不会对绝经前患者(<40岁)的生育能力产生明显影响,卵巢功能一般于术后3月逐渐恢复正常。而年龄>45岁患者,UAE术后1年闭经率为15%(绝经后该病也将会彻底治愈!)。相对于普通人群,子宫腺肌病患者本身即存在较高妊娠风险,如自然流产、胎儿早产、胎盘植入等。相对于子宫切除术,UAE主要的缺点就是存在复发风险,但部分仍可尝试再次介入治疗,或者子宫切除等其他方式治疗。

子宫腺肌症

年轻患者,患有“子宫腺肌症”8年余,长期受痛经困扰,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经历药物调理及多种药物止痛、“曼月乐”宫腔植入等多种治疗,痛经症状日益严重。经介入微创治疗后,术后痛经症状即得到明显缓解。

术前子宫MRI提示子宫明显增大,诊断为“子宫腺肌症”。UAE术后1月,痛经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子宫腺肌瘤

中年患者,患有“子宫腺肌瘤”7年余,长期受痛经、月经量增多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多处求医,经历药物调理、“曼月乐”宫腔植入、“海扶刀”消融术等多种治疗,痛经、月经量多等情况一直无法有效缓解,日渐严重。经UAE治疗后,术后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迅速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3月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术前子宫MRI提示宫腔明显增大,诊断为“子宫腺肌瘤”。

术后4个月复查,子宫明显缩小,腺肌瘤明显坏死吸收,相关症状基本消失。

参考文献

1. Fertility af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symptomatic multiple fibroids with no other infertility factors. Eur Radiol

2. Fertility af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a review. Minim Invasive Ther Allied Technol MITAT Off J Soc Minim Invasive 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