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胎毒 什么是胎毒症状是什么
很多准妈妈在孕期应该有听说过胎毒,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胎毒吗?宝宝出生以后胎毒有哪些表现形式呢?那么应该怎么办?
“38周要开始去胎毒”,“刚出生宝宝头上有黄色结痂,那就是胎毒了”……说起胎毒,相信很多妈妈都不陌生,不少妈妈在孕期就开始吃各种号称可以去胎毒的食物,如绿豆、鹅蛋等。
真的有胎毒吗?胎毒到底是什么?芝麻酱今天就来跟各位聊一聊“胎毒”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胎毒?
在过去,人们科学知识匮乏,医疗卫生条件有限,以至于根本不明白新生儿的很多疾病或生理现象,然后就称这些是“胎毒”,并把起因归结为孕妈妈在怀孕期间的饮食不当,因此就有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孕期忌口和五花八门的去胎毒药方,有的药方甚至被沿用至今。
当前,现代医学发展迅猛,很多过去无法解释的新生儿疾病或生理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胎毒”)都找到了真正明确的发病原因,也有了科学的处理方法,如,新生儿痤疮、乳痂、湿疹、胎毛球、黄疸、鹅口疮等。
新生儿痤疮
有的新生儿脸颊和鼻子上会长类似“青春痘”的东西,这就是新生儿痤疮,起因是宝宝出生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比较大。一般过段时间就会自然消退。
如果宝宝有新生儿痤疮,在日常护理时,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保证皮肤的完整性,千万不要去抠、去挑、去挤这些痘痘,以免发生感染。
脂溢性皮炎(乳痂)
有些新生儿头皮上会有淡黄色或黑褐色的油腻斑块,呈鳞片状,有的还带有硬壳,看起来厚厚的一层,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爸妈就总想把这些斑块去掉。
这些斑块其实是一种脂溢性皮炎,俗称“乳痂”,一般囟门位置最多。宝宝出生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太大,皮脂分泌旺盛,再加上不经常洗头,时间一长,皮脂和灰尘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乳痂。
爸妈如果觉得乳痂看起来脏脏的,可以增加头部的清洁,2~3天给宝宝洗次头,避免油脂积累太多。洗头时,可以先用凡士林软化乳痂,然后慢慢清洁。千万不要使劲清洗,也不要频繁给宝宝洗头,否则会加重乳痂。如果乳痂太严重,日常护理去除不了,建议看看医生。
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湿疹,一般都是因为宝宝的皮肤屏障功能不完整,并不是所谓的“胎毒”没有排出去。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皮肤屏障功能不完整,那抵御外界物质入侵的能力就会下降。外界物质很容易就接触到了皮肤下面的组织,从而引起过敏,导致湿疹。
如果宝宝患有湿疹,爸妈应该做的就是修复宝宝皮肤的不完整。轻度的湿疹要注意保湿,多次使用润肤霜就可以缓解;中重度湿疹首选外用弱激素药膏,一定要遵医嘱,不要擅自用药。
对付湿疹,除了外用药,日常护理同样很重要,如宝宝的衣物一定要选择纯棉、透气、不起球的,家里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最好不要养宠物和花草等。
毳毛球(胎毛球)
有些新生儿出生后不久,背上、胳膊上会有一些“黑色小刺”,就跟毛衣起球了一样,民间把这种现象称为“猪毛风”,并建议刮掉以排毒。
实际上,这些卷在一起的毛发是宝宝从胎儿期带来的“毫毛”,也称为“毳毛”。如果贸然刮去这些毳毛球,会损伤宝宝娇嫩的皮肤,增加感染的风险。
有些宝宝“毫毛”细长,因为衣服摩擦,“毫毛”就会打结、结成球。随着宝宝逐渐长大,毫毛就会褪去。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特别常见的临床问题,起因是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的症状。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暂时的,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2周左右自然消退。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更不需要什么“排毒”。
如果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黄疸程度涨的很快,持续时间过长,消退后又重复出现黄疸,那就是病理性黄疸,爸妈一定要带宝宝看医生,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小儿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口腔粘膜的真菌感染,而不是所谓的“胎热上攻,致满口皆生白斑雪片”,本身对宝宝的健康影响并不大。
治疗鹅口疮,关键是控制真菌感染和切断感染源,防止真菌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引起严重感染。具体的治疗方案,爸妈必须要带着宝宝面诊医生。要想预防鹅口疮,爸妈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定时清理宝宝的餐具、奶瓶和玩具,给宝宝喂食或喂奶后及时清理口腔。
盲目去胎毒,危害大
民间有很多给孕妈妈“去胎毒“的偏方,如玉米须、鹅蛋、绿豆、小公鸡等。这些东西孕妈妈偶尔吃点也无所谓,毕竟有些还是有营养价值的。但,好多偏方添加了药物,如黄连汤。是药三分毒,何况是这些没有经过任何鉴定的偏方,孕妈妈食用后,药物毒素很可能就停留在体内了,对肝肾会有所损伤,从而给健康带来隐患。
怀孕期间,不能乱吃药,这不是基本准则嘛?很多孕妈妈感冒发烧了都熬着,为啥好好的非得喝这些所谓“去胎毒“的药汤呢?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些偏方是给宝宝吃的。新生儿肠胃消化系统发育极不完善,服用这些乱七八糟的汤药,肯定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即使宝宝要用药,那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不是听信这些偏方擅自给宝宝“去胎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