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配画 咏柳给诗配画
古诗配画
千山鸟飞绝(光画山,不用画鸟了) 万径人踪灭(连人都不用了,光画路就行) 孤舟蓑笠翁(就一小船一老头,准确的说就是"蓑笠"+"胡子") 独钓寒江雪(雪,白纸不就是了嘛...钓,鱼竿不难画吧?)
夏天的古诗配画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咏柳给诗配画
一剪梅 咏柳
夏完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古诗(带配画印刷版)
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只流清气满乾坤.
诗配画的利与弊
诗配画的弊端:1.诗歌具有想象美,给人想象的空间,而图画却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给人一个开阔的想象空间,读来感觉是多么气势浩大的一道瀑布,直从云霄之上飞冲下来。如果配上一幅瀑布的图画,反而感觉不出诗歌的那种气势。2.诗歌具有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十分动听,而画面是无声的,观其画不闻其声。有些诗歌还描写到声音,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图画根本无法表现。3.诗歌具有意境美,图画也难以表现,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是怎么也画不出来的。4.诗歌具体情感美,表达诗人的情感,图画却难以画出情感来,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如何将“愁”给画出来?总之,诗配画会给诗歌的想象美、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造成“破坏”。当然,图画是比较直观的,有一定的说明作用,但诗歌不是建筑学和生物学,配图不一定就好,诗歌需要的是人们的慢慢品读,而不能强求“一目了然”,“一目了然”的往往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入内涵。
描写春天的诗配画
画垂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你加上柳树,河水,蓝天,柳叶要细狭,这样就很漂亮啦,加油
卜算子咏梅诗配画
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诗配画桃花题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