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花了几千元的绘本教育,根本就没用!”

2019-09-06 22:26:02孕产
绘本买来了,娃娃读着开心就好,但每天定量还得带英文,小小年纪就领了硬指标,也没被问过愿不愿意,娃的不开心指数也难免上升。

"

今天听到两位妈妈在讨论。

A妈妈说:“我家孩子3岁,从小到大给他买绘本的钱都小几千,可有什么用?他还是一点也不懂事,不听话!什么都比其他孩子差一大截!”

B妈妈说:“小几千算啥?我家都花过万了,整整一面墙!每周必须读至少5本绘本,其中一本还必须是英文的。一开始小孩哪有坐得住的,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

听罢这样的交流,我益发觉得,但凡好的教育方式,如果家长们都是不加理解的迷信,可真是件伤财又坑娃的事儿啊!

一套绘本少说几十块多则几百块,几千几万的投入进去不是小数。经济实力强没话说,为了孩子我愿意。可花了钱还看不到效果,心里是不是犯嘀咕?

绘本买来了,娃娃读着开心就好,但每天定量还得带英文,小小年纪就领了硬指标,也没被问过愿不愿意,娃的不开心指数也难免上升。

所以,这么读绘本有什么用?——追究下去,只会觉得伤财又坑娃。

不过千妈倒觉得,读绘本干吗一定要“有用”?——“有趣”不就行了吗?!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任何教育手段都必须以“有趣”为出发点。用兴趣点燃孩子的感受、激发他们的潜能。读绘本,亦是如此。

如果一味按照成人的想法去达到某种目的,那只能称之为“灌输”。

千妈曾经也陷入对绘本的迷思,一度把绘本看作育儿良方,可以针对孩子的情况对症下药。换句话说,就是想让绘本“有用”。

有一段时间,孩子不爱刷牙我就给她读《牙婆婆》、不吃蔬菜就读《肚子里的小人》、不爱洗手就读《根本就不脏嘛》……

可孩子似乎对这一类“教育目的”太强的绘本不感兴趣,书是读了,不爱刷牙、不吃蔬菜、不爱洗手的毛病依然如故。

如果我提醒她:“要刷牙哦,还记得《牙婆婆》里面的故事吗?”那么,从此以后她便对这本书不再提起兴趣,大概在她的认知中,这本书让她意识到得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从而带有了某种约束的特性,不再给她带来阅读的快乐。

她反复爱读的是真正能引起她共鸣的那些绘本,能打动她的某一个情节、某一个形象、某一句反复提起的话。甚至有点绘本根本没有字、也没有情节,一切全靠想象,她也乐此不疲。

有一天,我望着满满一屋子的绘本,突然发觉,自己与其说是用绘本给孩子创造一个“沉浸式”的阅读环境,还不如说是我在对孩子“灌输”着一种功利性阅读的思想。

孩子不爱刷牙、不吃蔬菜、不爱洗手的毛病,不是靠读书给读好的,也不是靠说道理给她说通的,而是我一天一天带着她做这些必须做的事情,养成了习惯,自然而然变好的。

绘本启蒙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体验是最重要的,而孩子的体验只与他在那时那刻的内心感受有关,与读多少本书、这本书能教给孩子什么道理和知识,没有太多的关系。

总是让孩子去读那些她不愿意读的文本,迟早会产生逆反,反而变得不爱读书。如果希望孩子能养成读书的习惯,那就不要剥夺她从自己喜爱的书中获取自由和快乐的权力吧。

所以,从那以后我决定把选择绘本的权力交还给孩子。我不想让她小小年纪,就走上“功利性阅读”的歪路。

读绘本能对有什么好处?

不用我多说,很多教育专家、还有如今公众号都说得太多——亲子阅读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绘本教育会对孩子的认知、语言、智力、性格等方面产生较好的启蒙和引导作用。

但,前提是合适的绘本+合适的阅读方法。

什么是合适的绘本呢?与孩子当下年龄与认知发育相符合的绘本,就是合适的绘本。

2岁的时候,千宝接触了两个关于“害怕与勇气”的绘本。一个叫《好朋友》,一个叫《我很害怕》。

前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小浣熊很害羞,不敢跟小熊和小兔一起玩沙子。但看见小鼹鼠、小猪、小象等都一一走过去,问“我们一起玩好吗”,于是它也鼓起勇气走过去问出同样的话,终于大家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起来。

后者讲了一段大道理:一只小熊自己害怕打雷、害怕夜晚、害怕晚上闹钟滴滴答答的声音。妈妈告诉他害怕是很正常的,害怕的时候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害怕不一定就是坏事,比如怕摔跤就不会爬树爬太高、怕被狗咬就不会接近流浪狗。

这两个绘本给孩子的行为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好朋友》中反复出现的“我们一起玩好吗”这句话,引起了孩子强烈的模仿兴趣。有一天玩沙子的时候,一个小孩子过来抢她玩具。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害怕得大哭或退缩,而是大声地一字一字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而《我很害怕》这个绘本,却不仅没有消除孩子的害怕,反而让她对这个世界多了几分戒心。比如她开始觉得闹钟滴滴答答是可怕的,爬树是不好的,而且再也不觉得狗狗可爱。

那个时候千宝只有2岁,2岁多孩子认知是直观的、形象的,而非概念性的。绘本《我很害怕》不是说不好,而是道理和概念讲得太多,显然超出了她的理解能力范围,她难以理解和判断“害怕”是正常抑或不正常的概念,这让她在疑惑中增加了不安全感。

而绘本《好朋友》却给孩子在典型场景中提供了一个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一句话“我们一起玩好吗”,通过重复性的表达,把现实人际交往中主动性、开放性、接纳性这一些应有的特质,“种”在孩子心里。

由此可见,适合孩子的绘本阅读,必须建立在家长对孩子所处发育阶段的了解和掌握之上,建立在家长自己的教育观念之上。

做父母的,先要观照孩子的内在心灵成长,先要明白书本的作用是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塑造,才能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才能适时地给予什么。

功利性的家长催生功利性的教育。

信奉亲子教育成功学那一套的人,是不太会愿意接受“我读书只为自己开心”这个观念的。我见过太多的人一面奢望孩子博览群书,一面却任由自己沉溺于刷网络爆文、抖音视频中。

凡事带上了功利心,人就容易急躁和失望。一厢情愿的期待,埋怨绘本不能让孩子“更听话”、或者给绘本阅读定“指标”,以读多少量掌握多少知识技能为绘本阅读的目的,不会让孩子感觉快乐,更给他造成了压力。

一个8岁的男孩,坐在堆满书籍的房间里,埋头玩着手机。他的妈妈命令他:“假期里每天要看完1本书背20个单词才能玩游戏。”他用2个小时做到了,于是接下来的一整天,他都可以沉醉于手机游戏世界里厮杀。

家长不想培养他的阅读爱好么?不是。但孩子的精神世界如今只能在绚丽的游戏世界里找到,谁也没有带他体会过——原来在阅读中,也是可以让精神自由自在飞翔,也有那种天马行空一般的快乐。

大概以往的阅读经验于他而言,从来都是灌输、从来都是讲道理。家长把阅读当作了一项任务与指标,却没能在他的心中点燃火焰、播下种子。

而被播下种子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我在市图书馆里,看到一个孩子很认真地翻阅着绘本,然后认真地问他妈妈:“为什么电影里演不出这么有趣的故事?”

这么小小的孩子,便已经从书本阅读中获得了最好的体验。他已经发现,自己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快乐,是外人永远无法获得、无法复制的,这种乐趣,便是阅读带给他的馈赠。

没有哪个父母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充满爱的、有趣的人,所以放下焦虑与急躁,放下“有用没用”的迷思,用自己的爱与有趣,去呵护孩子心灵的成长吧。

所以,读绘本,干吗一定要有用?如果孩子就喜欢在嘻嘻哈哈毫无负担中阅读,为什么不满足呢?

不盲从、不迷信,不跳进真假掺半的营销套路,跟随书商的畅销书排行,买买买、囤囤囤,更不抱着花了钱就能看到效果的期待,不要企图给任何事情赋予大人所认为的“意义”,而给孩子造成负担。

在爱与有趣中,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