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纵容有危害 适度关爱孩子谨防成为“熊家长”
前段时间,一张广东省博物馆观众留言板的照片登上了微博热搜,某家长在留言板上对馆内工作人员劝谕孩子不文明参观行为进行了“拷问”:“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工作人员管的好多啊,不应该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观众不是上帝吗?”
网民愤慨之余,也惊讶于这位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竟能到这样一种理义不辨、是非不分的境界。对此,广东省博物馆回应:“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博物馆礼仪,从娃娃抓起。”心理专家也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爸妈手心中的宝贝,可是当疼爱变成溺爱,甚至是无条件惯着孩子时,爱孩子就变成了害孩子。”
溺爱方式种类多
过度纵容危害大
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这个世界正在不断惩罚那些不重视家庭教育或家教不当的家长,产生了很多熊孩子、巨婴、啃老族等。如今大多数父母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是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对孩子有没有、是不是溺爱。
“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调查显示,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表现为9种形式:特殊待遇、轻易满足、包办代替、过分关注、祈求央告、害怕哭闹、剥夺独立、大惊小怪、当面保护。”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副教授黄曙阳具体阐述了九种不同类别的溺爱方式。
(一)特殊待遇:比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让他单独享用。
(二)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孩子没有忍耐和吃苦精神。
(三)包办代替: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从不让孩子做家务活包括孩子自己的事情。
(四)过分关注:一家人时刻关注他,陪伴他,把他当成中心、“小太阳”,孩子要求家人围着他转,搞得家里一天到晚不得安宁,甚至客人来了也闹得没法谈话。
(五)祈求央告: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什么礼物才把饭吃完。
(六)害怕哭闹:只要孩子哭或向自己的父母撒娇,父母就会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
(七)剥夺独立:孩子要大人抱着睡、偎着坐、驮着走以保证“绝对安全”。
(八)大惊小怪:家长遇到孩子病痛时表现得惊慌失措,导致孩子不让家长离开一步。
(九)当面袒护:父母一方管孩子,另一方或祖父母护着,甚至孩子犯了错也从不管教。
“溺爱孩子会让孩子产生自私心理、不会感恩、不能独立成长适应社会、不能辨别是非、人格独立艰难。”黄曙阳表示,被溺爱的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表现在:自私、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从小没有接受良好的教养与训练,比较脆弱,缺乏爱心,生活上依赖,规则意识淡薄,自立能力差,自己容易出事,也会把家庭带入深渊。
树立规则意识
重视习惯养成
事实上,每位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孩子”。但“熊孩子”的成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熊家长”的溺爱与纵容。这些家长往往表现出对孩子的“心理需要关心不足,物质需求无限满足”,缺乏对孩子尊重、信任、支持、保护与规则,往往会毁了一个孩子。
“我曾接触过一些孩子,它们甚至会随便破坏花草,或者把金鱼的尾巴剪掉。”泉州市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蔡雅玲表示,这些孩子缺少对自然和人的关爱,也缺少对生命的敬畏。究其本质,还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失职或过度纵容的问题,孩子难以树立规则、道德意识,从而导致行为习惯的养成逐渐缺失。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教育,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需要提供那样的环境并以身作则,否则只能是‘镜里看花’。”黄曙阳指出,对于父母而言,书本上的策略性建议很容易就会变成教条。有时候父母的关爱,并不一定是发自对子女的疼爱,更多时候,是为了控制子女而达到控制不可控的部分,或者通过满足子女的需求来满足自己内心幼时自己的需求。所以,父母应该相信自己的内心,坦诚对待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孩子进行良好且有效的沟通,及时反思应该给予孩子真正想要而又需要的“爱”。
在蔡雅玲看来,培养孩子的规则感与原则问题需要张弛有度,灵活处理。规则的渗透,是一个不断实践、调整、改变和适应的工作。孩子在小的时候对于分辨成人的规则仍有一定难度,这时候就需要父母更大程度上以身作则,用行动来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对的,给孩子树立精神上的榜样。这样的话,孩子的公共意识会更强。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再去进行教育就简单多了。同时,在各种生活细节中,父母要摆正孩子的位置,要给予孩子尊重、信任、支持、保护与规则,不要过多地干涉甚至剥夺孩子的选择与尝试,以免使父母的关爱变成溺爱。(□记者 陈森森 实习生 刘钧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