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面对躲不开的屏幕,眼科医生的孩子怎么看pad?

2019-11-19 16:26:03孕产
■文|赵小刀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又开学了。小朋友们读书就和上班一样一样的,起早贪黑地,晚上甚至周末还得“加班补习”,不说997,996还是很常见的。一到休息时间,大人玩手机,小朋友也是手机、平板不离手。成年人不是腰椎间盘突出了,就是头发又没了。小朋友呢?

■文|赵小刀

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又开学了。小朋友们读书就和上班一样一样的,起早贪黑地,晚上甚至周末还得“加班补习”,不说997,996还是很常见的。一到休息时间,大人玩手机,小朋友也是手机、平板不离手。

成年人不是腰椎间盘突出了,就是头发又没了。

小朋友呢?不是眼镜戴上了,就是度数又加深了。



这么些年下来,我们国家的儿童近视防控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国民问题了。我国近视率已经排在全国第一!

我们都知道,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展的主要原因,孩子长时间写作业、使用手机、pad等都很容易伤眼睛。虽然各类科普文章都在呼吁减少儿童手机、平板电脑,pad等视频终端的使用,但实际生活中,真的太难了。

几乎没有家长能真正做到杜绝孩子使用手机和pad,现在很多早教的课程、益智的动画片都需要通过电子设备来播放,还有车站、医院等各种公众场合,手机就是哄娃神器,杜绝?不存在的。退一万步讲,哪怕手机pad全扔掉了,那写字呢?画画呢?阅读呢?看吧,不可能的。

那怎么办?只能束手无策吗?

堵不如疏,当禁止不可能的时候,学会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引导孩子把握正确的近距离用眼方法,远比呼吁家长禁止孩子玩pad更有可行性。

我是怎么教女儿的

我女儿从三岁开始,就在pad上看绘本、动画片,我还给她报了识字、数学等早教。我老婆就埋怨我说,“你一个眼科医生,能不能对孩子的眼睛负责一点啊,当心她近视了哟。”可几年下来,孩子的视力发育一直很健康。

我有用什么特别的办法吗?并没有。相比于不让她接触电子产品,我更倾向于培养她科学用眼的习惯——距离教育 和 时间控制。

女儿每次使用pad的时候,我都会让她伸直胳膊:屏幕必须在伸直的胳膊之外,否则就没收pad。

经过几次提醒,孩子每次打开pad,都会很自觉地伸胳膊比量一下,进行自我检查,特别可爱。

为什么要伸胳膊呢?

——确保33cm的用眼距离,对于延缓孩子近视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些家长一味的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结果孩子抵抗,逆反,偷着玩,不仅达不到目的,还搞得家庭氛围对立;还有些家长,在火车,餐厅,医院等场合,为了让孩子不哭闹,就给孩子一个pad甚至手机看动画片。

其实这些家长,都不了解用眼距离的重要性。记住一个数字——标准视近距离33cm,这是我们减轻眼睛负担,科学防控近视的一个很重要的数字!

在17cm距离下用眼1小时,相当于在33cm距离下用眼4小时的负荷!

如果家长不懂得用眼距离的控制,孩子一不注意,脸就会自然的往屏幕上凑,用眼距离很容易<20cm!我们随处可见孩子的眼睛距离屏幕特别近,聚精会神的一盯就是半小时,这些在眼科医生看来,真是触目惊心。

为什么是33cm?

这部分你可能看不懂,但也欢迎你挑战一下。

我们眼睛周围有一圈肌肉,称作睫状肌。睫状肌的收缩和放松,决定了我们视线的距离。

人眼在完全放松的时候,睫状肌放松,视线对焦在远处。

当我们需要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开始收缩,晶体变凸,然后视线焦点就被拉到了近处。变凸需要的屈光力计算公式是D=1/距离(米)。

这个过程本质上跟从地上举起一个杠铃是一样的,当物体在3米远的时候,睫状肌只需要轻微发力(发力值=0.33D),相当于把杠铃提起到脚踝的位置;



当物体接近到1米远的时候,睫状肌就需要多用一点力气了(发力值=1D),相当于把杠铃抬到膝盖的位置;

当物体再接近到0.33米的时候,睫状肌需要使用常规的力量(发力值=3D),相当于把杠铃举到肚脐的位置。

这个距离还好,即使连续举一个小时,肌肉会有点酸,但还不至于僵直痉挛,休息后,肌肉可以充分放松,晶状体也能恢复原形。

当我们把距离再拉近,比方说17cm时,睫状肌需要发出的力量直线提升到极值(发力值=6D),相当于把杠铃举过头顶。

别看距离只是拉近了16cm,睫状肌的负荷可是指数级的增加,耐力也是指数级的降低,很短时间就僵直痉挛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性近视,离真性近视就不远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小朋友使用pad需要保持一臂的距离,就差不多是33cm。


以上方法是我自己教孩子时使用的,主要对孩子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我们可以跟孩子讲,只要能时刻保持眼睛离屏幕有伸直胳膊的距离,就可以多玩十分钟pad,否则1分钟也不许看,发现离的近了马上没收pad,这样孩子很容易接受,而且为了能多看十分钟,会配合的特别好。

控制距离同样适用于小学生写作业,绘画等场景,使用桌面挡板、坐姿矫正器、背背佳以及一些高科技的坐姿感应报警器等矫正不良的坐姿,总之,记住这个数字——33cm的用眼距离。

距离教育结合时间控制,方可有效的降低睫状肌的负担,减少痉挛的发生,使晶状体始终保持扁平状态,减缓晶体性近视的发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出现近视倾向,也别着急,下期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小刀近视防控攻略》,希望也能帮助到你。

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