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情感勒索》:你以为的“爱”不过是情感勒索者的伎俩

2019-11-14 01:00:04孕产
周末在公园里看到了让人心疼的一幕。一个3岁的小孩在玩沙子,玩得不亦乐乎,他妈妈对他说:我们要走了,别再玩了!可是这个孩子就像没听到似的,根本不理会妈妈,妈妈过去拉他,他倔着脾气就是不肯走。妈妈生气地对他说:「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周末在公园里看到了让人心疼的一幕。

一个3岁的小孩在玩沙子,玩得不亦乐乎,他妈妈对他说:我们要走了,别再玩了!

可是这个孩子就像没听到似的,根本不理会妈妈,妈妈过去拉他,他倔着脾气就是不肯走。妈妈生气地对他说:「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说完起身走到一处拐角藏了起来,孩子看到妈妈不见了,匆匆拿起玩具,边追边喊:「妈妈,我不玩了」,找不到妈妈的孩子,边哭边找。

曾经听一位妈妈说,孩子闹腾不听话有绝招,只要你转身离开,并说不要他了,保证他乖乖听话。

对孩子来说,没有一种威胁能比得过「爸妈不要你了」,也许这对父母来说是一句玩笑话,可是孩子却会当真。

这种威胁、恐吓孩子的方式,实际上是情感勒索,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

“情感勒索”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心理学经典著作《情感勒索》一书中,是指一种为一己之需而利用情感控制迫使对方让步的行为。

《情感勒索》的作者苏珊·福沃德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兼畅销书作家,她有着超过45年的从业经历。她对人际关系心理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帮助几千人治愈了影响他们一生的心理问题。

在《情感勒索》一书中,苏珊指出了情感勒索的过程、情感勒索者的分类、让我们易于向情感勒索者屈服的原因以及情感勒索者的常用伎俩。此外,她还给出了详细、扎实、可操作的解决办法,教我们如何科学、理性地终止情感勒索者对我们的伤害。

情感勒索常常发生在和我们关系最亲密的人身上,比如父母、伴侣、朋友、同事等。这些我们最亲近的人,最清楚我们的死穴在哪里,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我们内心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来控制我们。

“你要是敢跟我离婚,就别想见孩子了!”

“你个不孝子,是不是想让我死给你看?”

“我好难受,看看你让我变成什么样了!”

“你不是想要这个吗?那就乖乖听我的。”

情感勒索者总能以各种方式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方式做,你肯定会不太好过。

情感勒索看似以受害者让步、勒索者满足告终,实际上侵害了受害者的自我完整性,也让勒索者的心态更加扭曲,关系中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一、情感勒索者有哪些惯用伎俩?

情感勒索者会使用一些手法逼我们不得不屈服于他们的要求,否则我们可能会被这股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些手法还会将勒索者的行为合理化,让他们近乎无理的行为看来更容易被接受、更情有可原。

1、 二分法

情感勒索者会把自己的需求说得十分高尚、理所当然,如果我们不照做,我们就是自私的、幼稚的、愚昧的…….简单来说,坏人是我们,他们则是好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二分法”的情感勒索。比如:

情侣之间:“你晚上要是不回家吃饭就是不爱我。”

别人跟孩子抢玩具时:“快把玩具给小弟弟玩,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父子之间:“你要是娶了那个女人,你就是不孝子!”

当二分法开始运作时,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勒索者给我们贴上令我们感到羞耻的标签,以此来控制我们的思考和生活。

2、 病态化

当我们不愿意顺从情感勒索者时,他们就会给我们套上神经质、心术不正或歇斯底里的帽子,将我们病态化。

比如,情侣之间,当一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关注和承诺,对方却无法达成时,就会被指控为“爱无能”或是“有心理问题”。

再比如,很多家庭都会有一些难言的家丑,比如虐待孩子、酗酒、精神疾病或自杀事件,家中成员都会很有默契地绝口不提。一旦有人打破这种依靠否认和保密维持家庭稳定的潜规则,将这些事摊在阳光下,就会被贴上“疯子”“破坏者”的标签。

病态化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记忆、判断、智商和人格产生怀疑,让我们开始不信任自己的精神状态。

3、 联合阵线

当情感勒索者一个人说不动时,就会再找几个人来一起攻克防线,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比如丈夫出轨遭遇离婚危机,挽回无效后,搬出岳父岳母来勒索妻子。

“这件事上他确实有错,但他也知错了,保证不犯了。日子嘛还是要过的,不为自己也为孩子想想,离婚了孩子怎么办?”

相比起一个人而言,多个人的联合勒索杀伤力更大,当我们反抗时,反而成了“背叛者”。

4、 消极比较

“别人家孩子”“别人家老公”是这种勒索手段的典型句式。

情感勒索者通常会拿另一个人做完美的标准,与他们相比,我们浑身缺点。

父母会拿孩子的成绩来比较:你看看你姐姐,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里第一,为什么你连及格都难?

妻子会拿丈夫来比较:你看看隔壁老王,一个月工资五万,天天吃香喝辣,你就这么点工资,害得我跟着你吃苦。

老板会拿员工来比较:人家小李每天都加班,你这工作态度可不行啊!

这种消极比较会让我们产生自己不够好、能力有待加强等想法,让我们充满焦虑和自我怀疑。

以上这四种勒索手段会不停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情感勒索者利用我们的情绪反应,再配合这些手段,使我们最终屈服于他们。

二、我们为什么会陷入情感勒索的泥淖?

情感勒索就像一阵迷雾,只要一遇到,我们就会陷入情绪反应的泥潭,变得十分缺乏决断力。勒索者抓住我们内心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控制我们,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我们深感无所适从,并感到沉重的负担。

1、恐惧感

情感勒索者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知道我们害怕什么,在意什么,会对什么精神紧张,然后瞄准我们内心的这些恐惧,威胁要控制和剥夺这些,以达到目的。

“照我说的去做,否则我们就分手。”

“你敢跟他结婚,我们就断绝母女关系。”

“这个月再搞不定客户,我就把你开除。”

我们渴望关爱和认可,恐惧失去、愤怒、被怀疑、被抛弃……而这些恐惧恰好被情感勒索者所利用,成为要挟我们的条件。

2、责任感

责任感来源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尽责、忠诚、利他主义、自我牺牲,这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打下了伦理与道德基础。

但情感勒索者却从不放弃考验我们责任感的机会,他们不断强调自己牺牲了多少,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回报他们。他们此前对我们的“爱”,此刻全变成了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想必大家还记得吧?她的父母、哥嫂还有侄子,一大家子总是不断向她索取。

在哥哥欠债躲到外面后,她爹妈逼着她想办法帮哥哥还钱,完全不管她的处境,开口闭口就是:“你可就这一个哥哥啊,你不帮他还有谁能帮他啊?你这是不让我活啊!”

在樊胜美的父母看来,孝顺父母保全哥哥是她应尽的责任,对他们有求必应是她的责任,所以不断采取情感勒索的方式,一味索取。

3、罪恶感

当我们对别人做出具有伤害性、违法的、残酷的或是不诚实的行为,我们就会产生罪恶感。

但有时,我们却会体验到过度的罪恶感,这种“欲加之罪”导致的罪恶感成为情感勒索者的主要武器,其中充斥着责备、控诉以及自我惩罚。

欲加之罪的制造过程可以用如下例子说明:

我告诉朋友今晚不能和她一起去看电影。

朋友心情很沮丧。

我觉得很抱歉,而且深信朋友一定是因为我出尔反尔才会不高兴。我觉得自己真是个坏人。

我最后还是取消了原先的计划,陪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了。她的心情变得好些,我也不那么自责了。

欲加之罪或许和我们是否真伤害了别人的感受无关,关键是我们相信自己的确做了伤害别人的举动,我们觉得自己该对情感勒索者的痛苦负责。

勒索者使用的勒索手段往往不仅限于一种,我们被勒索的心理软肋也不止一处。当三感交织在一起,我们会完全陷入周而复始的迷惘和困惑,而勒索者却从来不需要为此烦恼。

三、如何摆脱情感勒索?

想要摆脱情感勒索,你需要改变以往习惯性回应的方式,不要再走消极抵抗、接受压力并立刻投降的老路。

1、 停下来,不要着急回应

对付情感勒索的首要工作就是“什么都别做”。你需要的是在远离压力的前提下给自己一段时间来思考。

不论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是什么,你都可以使用拖延话术,为自己争取考虑的时间。比如: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不能轻易下决定,我需要好好想一想。

有了缓冲时间,你就可以以旁观者的视角,用理智和观察力重新审视对方的要求。

2、 非防御性沟通

应对情感勒索,吼叫、生闷气、指责等防御性方式只会适得其反,激起更多情绪反应。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口吻。

“对不起,让你这么生气。”“我能理解你的心情。”这些例句是非防御性沟通的精髓。

用非防御性方式宣布你的决定,并坚守自己的立场。

无论对方如何回应,你都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只有你摆脱情绪的控制,情感勒索才无法形成。

3、 化敌为友

当情感勒索陷入僵局时,邀请对方一同解决问题以转移谈话方向,往往是很有效的一招。人们不喜欢被攻击,但往往乐于帮助人解决问题。

如果你抱持的是求知欲和愿意学习的态度,就能改变充满攻击和辩解的对话氛围。

比如:你能不能提供一些建议,好让我们来解决问题?

4、 条件交换

没有人喜欢自己单方面退让,当你希望对方改变行为时,你也要改变自己。这种方法可以创造双赢局面,它排除了“改变的压力必须全落在一个人肩上”这种认知,使双方都能获得想要的东西,从而避免了冲突和争执中的相互指责与攻击。

5、 运用幽默

使用幽默和情感勒索者沟通可以让双方感觉轻松,让你们想起自己多么喜爱彼此的陪伴,还能提醒你,让你们感觉舒服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同时,避免激烈冲突的产生。

情感勒索的危害性极大,不仅在于它反映了这段关系的病态化,更重要的是,它侵蚀了我们的自我完整性和自尊心,让我们怀疑自身价值,对我们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希望通过《情感勒索》一书,你可以识别身边的情感勒索,终结以爱为名的操控游戏,摆脱一再退让的恶性循环,走出人际关系中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