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被高配教育绑架的中产家庭

2019-11-12 07:26:03孕产
这篇文章我想写很久了,作为一名6岁和2岁孩子的母亲,作为一名靠着教育改变人生的80后践行者,作为一个有40万读者的教育公号博主,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中产父母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太焦虑,太挣扎,太彷徨。

这篇文章我想写很久了,作为一名6岁和2岁孩子的母亲,作为一名靠着教育改变人生的80后践行者,作为一个有40万读者的教育公号博主,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是:

中产父母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太焦虑,太挣扎,太彷徨。

焦虑是因为面对繁杂的教育规划、面对身边的别人家父母和孩子、面对自己内心对孩子的不确定期望,总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好;

挣扎是因为这些美好蓝图带来的经济、精力、认知投入会让我们畏难、会让我们痛苦;

彷徨是因为总有声音告诉你“教育也许只能尽力让孩子不滑落现在的阶层”,也总有各种新闻提醒着我们别给孩子过大压力,身心不健康到头来一场空,于是我们总是走走停停。

所有表象都有根源可溯,一切心乱心累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孩子可能是怎么样,也不知道怎么样的道路可以到达不确定的未来。

所以,父母们总是用各种疯狂的投入来治疗焦虑,高配的经济投入、高配的精力投入、高配的期望投入,到底是成就了孩子,还是拖垮了家庭?

促使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是前段时间一个读者在深夜问我,要不要给孩子买学区房,问我当初给孩子投入“巨款”的心路历程。

我非常坚定地给了她意见,支持她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最好的学区房。

最近总是想起这番对话,为何我也会成为令人讨厌的“焦虑制造”份子呢?虽然我说的是真心话,但绝对不是教育投入的必须公式。

这位读者妈妈的提问让我想到了4年前,当时图图已经2岁多,当看到很多入学要求3年以上落户限制后,我坐不住了。

我也加入了那场争夺学区房大战中,卖掉了在北京的唯一一套房,准备好首付,连房子都没看就抢了一套。

当时我刚降薪去了创业公司,每个月房贷的支出占据了月收入的1/2,但当时脑海里只有一个“朴实”的信仰: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就这样,抢到房子后我心中的大石头落下了。

如果你问我后悔吗?我一定说不后悔,是因为后来的努力和运气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这套当时“巨款”的学区房并没有影响全家的生活质量,但是不要学习当年激进派的我。

如果你问我要不要透支去买学区房?我一定会告诉你不要。

学区房=大概率好的教育环境=大概率好的同伴环境

学区房≠孩子学的好≠好的出路≠未来的能力

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孩子的努力、天赋,机遇,这些远比学区房的影响因素更大,千万不要舍本逐末。

说了你们也许不信,尽管初中派位改革后我家孩子的初中出路不再有保障;尽管多校划片后我买的房子如同很多学区房一样跌了不少,但我特别支持现在的教育均衡改革。

是因为站在整个社会教育进步的角度来看,高考的公平选拔依然会是未来几十年中国人才和创新的源泉;这个改变命运的高考之战,必须有越来越均衡的公立教育做保障。

这是中国教育的进步,我为此自豪,相信改革之路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享受更公平的教育。

中产父母中除了学区房,还有一派是全力挤进一年20-30万学费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的经济投入表面上很好算,但绝对不仅仅是学费,还有家教费用、夏令营,未来出国的各种投入,算好账大家量力而行就好。

银行贷款时有风险评估,房贷不能超过收入一半。

我们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是否也应该有个属于自己家庭的公式呢?

为了一套学区房,不敢旅游,不敢换工作,这是在成就孩子吗?

在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没错;如果牺牲孩子和家庭更需要的生活质量、事业改变需要的保障,超出能力地负担高额的教育投入,未必明智。

比起学区房,孩子们更需要稳定的生活环境;

比起孩子的起点,我们中年人更需要可以追梦的保障。

教育高配的不仅仅是经济投入,还有时间和精力。

最近一份关于中国家庭子女教育的研究报告,让这一切更数据化呈现了。

养孩子要投入,要付出,无可厚非,但孩子也需要健康快乐有追求有爱好的父母。

很多父母都为了孩子放弃坚持已久的爱好、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每天路上2、3个小时,还有父母为了孩子全职在家。

如果是心甘情愿的改变,无可厚非,因为孩子真的给了父母无限的乐趣和感动,这种亲子陪伴带来的成就感和欢乐感是无可比拟的,很多高学历妈妈选择全职带孩子,我真心支持,因为这份事业的成就感是巨大的。

但,如果你是不得已的放弃自己的爱好、事业、个人追求,短期也许还可以,长期对孩子、对家庭都不好。

父母的状态会影响孩子,你的牺牲感也会不知不觉变成孩子心里的原生内疚感。

如果是家庭条件不得已要放弃一些原来的规划,请父母一定不要心存牺牲感,这是责任和选择,快乐地面对孩子,面对自己。

更多的时候,父母是被各种言论给吓着了,什么“什么不陪孩子睡觉,影响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什么“寄宿学校的孩子都和家长不亲”,等等;各种恐慌言论让父母只能无限投入。

给大家说一个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我见过一个高学历高情商的女高管,她自己也有了两个孩子,说起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她说父母因为工作忙在1岁的时候就把她送进了托儿所,一路的学习过问也不多。

但每周的高质量亲子时光、父母在追求事业上的榜样、父母的价值观对她一生都是明灯和导师,她也希望成为这样的父母。

家庭的模式、亲子关系、父母的角色,这些大家苦苦追寻答案的问题其实都没有标准答案,更有完美模式,除了爱本身,一切都可以自己定义。

有的家长是孩子的领跑者,有的家长是孩子的陪跑者,有的家长是孩子身后的跟跑者,没有对错,只有磨合和享受这难得修来的一世缘分。

爱孩子之前,别忘记了自己就对了,无限的陪伴投入,未必是孩子最想要的。

除了金钱和精力的投入,有一种高配的投入更可怕,却极易被忽略,就是高配的期望投入。

经常逛家长群的父母会发现,学龄前的家长最爱谈清北、爬藤、各种音乐家、艺术家;

小学阶段“理智点”的父母开始知道自己孩子的长短板,谈一些有的放矢的做法了;

初中阶段已经开始根据目标出路的不同各种结群,默默努力了。

孩子小的时候,总以为TA就是那万里挑一。

这也没错,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和定义孩子,但是咱们得尊重概率和竞争。

不要把孩子的天赋极限,当作父母的期望值。

看过一些报道,每年高考650分以上都有不少人主动落榜,原因是非清北不上,明年复读再战。

从执着角度来说,也许没错,可是“非清北不上”几乎成了成绩好孩子的家庭期望的话,多少孩子会成为《小欢喜》中的英子?

高考可以复读,人生大多数一锤定音的机会是不会有复读的,成绩优秀是一种能力,它并非只有清北可以实现,没实现也不叫失败。

身边总有妈妈纠结给孩子选的钢琴老师是不是最好的?要不要再提高一个价格档次?给孩子选了培训机构,也要拼了命挤进传说中的名师班。

朗朗能成为朗朗,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最早就有了如今的期望,只是他在发现朗朗有天赋后,选择了非同一般的苦练。

大多数的父母都会从自我陶醉的“我的孩子是天才”中醒来,但千万别走上不浇水不施肥的静待花开之路。

我一直坚信,每个生命都有属于TA的天赋,也都有TA的使命。

成长这条路,不背负期望和孩子一路奔跑,自然处处都会是欣喜。

教育对于人生的改变是肯定的,

但人生追求的不是透支、不是牺牲、

更不是压抑,

教育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为了让世界因为我们变得更好。

与每一个读者父母共勉。

图图妈说

写这篇文章,想法有很多不成熟,欢迎大家留言拍砖。如果觉得有所思考,希望您转发给更多的人。

养孩子注定是一次投入,从情感、精力、经济、期望等等。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人生路上的经历,陪着生命一起成长是一场美妙的体验。

此刻,我正坐着海淀黄庄的课堂上,陪着图图听课,看着满屋子一起学习的家长和父母,真的很振奋也很辛苦。

人生路没有轻松,成长路上也没有容易,但陪着孩子一起品尝点甜,才是我们对孩子更大的教育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