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年中身体健康保卫战,从“白露”开始
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早晚的温差较大,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如果夏季贪凉,没养好阳气,孩子更容易蓄积湿气,导致腹泻、腹胀、肢体沉重、疲倦等脾虚湿重的问题。
家长们要勤奋一些,除了防止秋燥,还要多为孩子做些健脾祛湿、补肾、润燥的保健!
润燥养肺
白露之后,天气越来越干燥,《时病论》中就提到:“湿土之令,终于白露”。
肺是娇脏,最怕干燥。孩子肺常不足,在干燥的秋季,尤其要注意避免燥邪伤肺。入秋后,孩子咳嗽、鼻炎、皮肤过敏等问题反反复复,大多是因为燥邪伤肺、肺气不足。肺气不足,孩子的“小卫兵”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抗衡外邪,自然就容易生病。
所以,白露之后,孩子的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主。如果孩子出现皮肤干燥、口鼻干燥、小便量少、大便干结、干咳等表现,明显是已经为燥气所伤,饮食上要更注重滋润。
健脾祛湿
脾土生肺金,脾土健旺才能充盈肺金。《薛生白医案》中就记载:“肺为气化之源,而寄养于脾者也”,肺气不足的孩子,脾胃肯定是虚弱的。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抵抗力的根源就在于脾胃。入秋后,孩子容易出现哮喘、鼻炎、秋季腹泻、皮肤过敏等问题,不单是肺气不足的问题,根源是脾胃。帮孩子健脾,是贯穿四季的首要任务。白露之后,绝对不能再让孩子贪食寒凉之物。否则,损伤脾胃阳气,孩子的脾虚上加虚,直接影响秋冬阳气的敛藏,体质就会比较差。
补足肾气
秋主收,帮孩子敛藏阳气,是现在的重点。阳气的敛藏,与肾有关。肾主藏,主纳气。入秋后,天地阳气趋向收敛,肾已经开始收纳阳气。孩子肾气足,收纳的阳气就更多。秋天就帮孩子把阳气储藏好,孩子在寒冷的冬天就会少生病,来年的体质也会有明显的改善。
白露时节,家长应当要给孩子饮食粗细搭配,均衡营养膳食,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
养气润燥
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可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或用中药食疗,如西洋参、沙参、杏仁、川贝等。白露时胃肠气血未充,此时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心肝脾胃;也不宜进食太饱,以免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
调理脾胃
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这个时节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粥食,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白露时节适宜的粥品有莲子百合粥、山芋粥、红枣糯米粥等,有补养气血、健脾补肾的功效。
此外,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地吃一些水分比较多的食物,例如麦冬、菊花水、冰糖蒸梨、白萝卜和荸荠。秋季应季的水果还有香蕉、桔子、山楂、苹果等,都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蔬菜的选择,也应以滋阴润燥的蔬菜为主,如莲藕、菠菜等。
注意饮食卫生
勤洗手,给孩子吃新鲜清淡的食物,减少吃肥甘厚味的难消化食物,每天检查孩子的舌苔,以舌苔薄白淡红色为宜,如果舌苔白厚眼睑下青紫,那么就要主动的忌口、减食了。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孩子一定要在夜里九点之前入睡,早晨也不要懒床点钟才起床。白露时节气秋凉渐渐明显,自然界的阳气由升散开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这个节气昼夜温差大,尤其是下雨时日夜温差更明显。俗话说“白露不露身”,这时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孩子早晚出门最好带件小外套,以防着凉。
祝愿在这个金黄色的美丽秋日,每位家长和孩子都能过得健康、舒爽!
更多育儿养生知识可以关注@儿科医生王素梅
@头条育儿#今日白露##儿童养生##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