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总是慢半拍、做事拖沓,先别急着催孩子,有2种拖延很正常

2019-11-06 23:52:04孕产
琪琪妈妈说:我家有个拖沓大王,就是这位2岁半的小盆友琪琪,每次跟他约定好再玩10分钟就回家,他点头答应的很痛快,但时间到了的时候,再喊他回家,就跟没听见一样,最后肯定得生拉硬拽着回去,看书、玩玩具都是这样的,说多久也一定不会按时结束。

今天我看到妈妈群里在讨论一个关于“家里谁最拖拉”的话题,非常有意思。

琪琪妈妈说:我家有个拖沓大王,就是这位2岁半的小盆友琪琪,每次跟他约定好再玩10分钟就回家,他点头答应的很痛快,但时间到了的时候,再喊他回家,就跟没听见一样,最后肯定得生拉硬拽着回去,看书、玩玩具都是这样的,说多久也一定不会按时结束。

念念妈妈回复到:琪琪还小啊,我家这个娃都上幼儿园了啊,做事拖拉,永远比别人慢一拍,在家里吃饭吃1个小时,穿衣服半个小时,磨磨唧唧,出门聚会我家永远都是最后一个到的,真是不知道随了谁的性子了,我和我老公都很利索的。

这时,另一个妈妈弱弱的说:为什么我家最拖拉的是爸爸呢?每次出门的时候,都是我和孩子收拾完毕,站在门口等他,他永远是我们三个人中最晚收拾完的那个人,临出门前又是喝水,又要上厕所,计划九点半出门,实际出门时间从来不会早于这个点。

哈哈,看来每个家中都有一个拖拉王,不是大王,就是小王,如果既有大王也有小王,那估计这位妈妈要崩溃。

心理学家把做事拖拉称为拖延行为,就是孩子知道这个事情必须得做,但却要拖到最后一刻再做。

家长体会最深的应该会在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每天早上由于起床、刷牙洗脸、穿衣吃饭这些事情忙的鸡飞狗跳,最后还是迟到了,回家以后又因为写作业太磨叽让家长大动肝火,每天家长挂在嘴边最多的话是:你能不能快一点?利索一点?磨磨唧唧搞什么呢?

拖延行为对成人、幼儿来说都是一种不良行为习惯,并且这种行为习惯并不会因为孩子还小就可忽略影响,也不会因为孩子长大了而自动修正,只要养成了拖拖拉拉的习惯,负面的影响就会接踵而来。

1、影响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塑造

幼儿期是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养成了有规则意识、有秩序、独立自主的品格,那么对他以后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在这个关键期孩子散漫自由、没有规则意识、依赖性强,那么之后再去纠正,就会比较费劲,如果父母恰巧是急脾气,那纠正的过程可能不会太温和。

所以,与其后期费力纠正,不如从一开始就朝着正确的方向培养。

2、影响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的状态

在家里,如果孩子拖拖拉拉,家长看不过去可以帮着孩子完成,但是上幼儿园以后怎么办呢?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会帮忙么?别的小朋友都能够跟着老师的节奏完成各个任务,而你家孩子总是拖到最后,影响整体进度,就算别的小朋友不埋怨孩子,孩子也会因为总比别人慢而感到自卑、挫败。

从表面上看,孩子的拖延行为似乎是主观行为,我们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为什么要拖延呢?为什么就不能快一点呢?按照计划好的时间顺顺利利的做完每件事情很难么?

事实是:在某些原因下,孩子的拖延行确实不是她们故意而为之的,你强调一百遍时间到了都是无用功,不能片面定义为:坏习惯,而另一些原因,确实是孩子已经养成了坏习惯,该怎么区分?

1、情理之中的拖延行为---来自内部因素的影响

1)时间感知能力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对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说:再看5分钟的书我们就要睡觉了,5分钟哦,然后我们还会煞有介事的指指墙上的钟表,孩子当下的表现有可能是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看看你,再看看闹钟,一脸迷茫的样子,或者有的孩子也会学着说一句:5分钟,然后5分钟过去了,我们告诉孩子该结束看书了,孩子不干了,闹脾气了。这时候,我们就纳闷了,刚才说好的5分钟啊,你看钟表现在到了5分钟了,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

同样的道理,我们命令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10分钟后出门、半个小时吃完饭、40分钟结束玩玩具时间、5分钟后回家、15分钟后洗澡,都会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最后我们要反复催促好几遍,拖很久才能搞定孩子。

原因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时间感知能力”,所以根本听不懂我们的时间命令,什么是5分钟?10分钟是什么概念?时间是什么?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做事拖沓,实际上并不能上纲上线的定义为拖延行为。

那么,什么是时间感知能力呢?

时间感知能力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的生物钟,一个是时间预估能力。

生物钟很好理解,我们每天会自动的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醒来,固定的时间段产生困意睡着,婴幼儿在4个月的时候,就会形成生物钟。

时间预估能力是指我们能够提前预估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比如预计20分钟完成作业,刚才是7点,预计现在是7:30,这种对时间的感知能力能够让我们做事更加有条理性、规划性,提高做事的效率,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慢慢掌握的,一般来说,5、6岁的孩子能够正确区分一天之内的早中晚的时序,7、8岁对时间感知才有明显的飞跃。

所以你看,2岁半的孩子因无法感知时间所以无法约束自己,呈现出来的做事拖拉显然是情理之中的。

2)秩序感

在幼儿园里,别的小朋友已经收拾好玩具准备课外活动了,你的孩子还在摆弄玩具,别的小朋友都已经站好队伍了,你的孩子才慢慢悠悠的走出教室,总是比别人慢一点,在家里,当我们要求孩子整理好自己的玩具时,孩子磨磨唧唧半天没有反应,整理玩具的时候不是少装了这个就是漏放了那个,对于规则秩序总是不理解。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考虑另一个因素:秩序感。

秩序感是指物体摆放的空间和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具有两种秩序感,即内部秩序感和外部秩序感,从出生到4岁之间是形成秩序感的敏感时期。

其中外部秩序感是指幼儿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孩子会对周围环境的物品该怎么摆放开始执着的探索,对什么东西该放在什么位置有强烈的要求,通过这个时期,孩子会逐渐适应周围的环境,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支配它,管理它。

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秩序,吃饭前要先洗手,吃完饭要洗碗、垃圾要扔在垃圾桶里、衣服要放在衣柜里、门锁需要用钥匙开、遥控器可以操控电视等等,无一不是有规律的,所以,我们形成这样的秩序感以后,会自然而然的做出下一个动作,而不需要人为不断提醒。

每个物品的摆放位置固定不变、用完的物品随手归位、不同的物品分类储存,这些外部环境的秩序会逐渐内化成孩子的内部秩序感,试想如果一个成人长期处在一个混论不堪的环境,物品随手乱丢,东西随意摆放,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找东西上,秩序感也会慢慢减弱。

对于还在性格塑造期的幼儿来说,混乱不堪的环境会让孩子形成“很随意”的不良意识,这种意识又会让孩子的行为变得”很随意“,没有规则感、没有秩序感。

所以,如果孩子的秩序感没有发展起来,也会形成拖延行为,这种情况也算情理之中的。

2、人为造成的拖延行为---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

1、父母的大包大揽和顺其自然的心态

我们都很习惯照顾小宝宝这个事情,从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每个家长都是小心翼翼的精心照料着,并且我们也很习惯觉得孩子还小,凭自己的力量完成不了稍微困难的事情,孩子嘛,就应该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在孩子8个月就应该开始学抓饭自己吃的时候,依旧被一口一口的喂饭,在孩子2岁就该学习穿脱衣服的时候,依旧是家长帮忙,等到孩子再大点,收拾书包、洗衣服、拖地扫地这些事情孩子依旧不会做。

此时,家长也许会这么安慰自己:孩子还太小了,做事慢一点是正常的,长大了就好了。

没有孩子天生下来就是小懒虫,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做,相反,在自我意识发展起来时候,所有的孩子都迫不及待的要自己来,只是家长从来不给孩子实践的机会,没有机会尝试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就不会知道做一件事情需要思考怎么做。

这种感觉就好比有人质疑带孩子有什么难的呢?不就是喂喂奶、欢欢尿不湿、哄睡觉么?但是如果让这个人单独带一天孩子,说不定不到一小时就崩溃,全程手忙脚乱,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吃也没吃好,睡也没睡好,如果再把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这些家务活叠加进去,想拖拖拉拉都没有机会。

换个角度来看孩子,如果孩子的吃喝拉撒等一切事情都被父母安排的妥妥当当,孩子就不会知道这些事情具体该怎么安排,甚至无法察觉哪些事情是和自己有关的,哪些事情是需要自己处理的,举个例子,玩具乱糟糟的洒了一地,之前都是家长主动收拾,而今天家长没有收拾,孩子会本能的以为收拾玩具是爸妈的事情,总会有人来收拾,但那个人不是自己,如果家长此时要求孩子按照不同类型分类收存,他会怎么做呢?有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来个大杂烩混在一起塞进箱子里或慢慢分类收拾很久很久。

由于没有机会实施,所以不知什么是高效率。

2、拖拖拉拉的家长凭什么要求孩子手脚利索

有一种家长是这样的:严于孩子,宽于自己,自己把房间搞得乱糟糟的,但却要求孩子的房间整洁有序,自己做事丢三落四、虎头蛇尾,但却要求孩子条理分明、善始善终,正如这句话所说:育儿先育己。

家长是孩子最先模仿的对象,孩子会从家长的行为中习得很多技能,并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的,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妈妈是一个特别爱干净爱收拾房间的人,家里的物品总是摆放有序,关于如何保持家中整洁的规矩一大堆,我们在妈妈不断的唠叨中默默的执行着这些规矩,当有一天妈妈不在家,我们也会不自觉的执行那些规矩,然后长大以后变成我们的妈妈,给我们的孩子制定同样的规矩。

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我们感觉不到,但是这些影响却在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举止。

所以说,要想孩子不拖延,家长就不该有拖延的行为。

如何改变孩子的拖延行为

前面说到造成孩子拖延的两种原因,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找准原因采取改善措施。

1、对于因为时间感知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拖延行为

这种孩子通常都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前面说到这种情况也算是正常的,并不是错误行为,因此,我们应该这样解决:

1)换种方式提醒孩子

虽然孩子没有时间概念,但是孩子能够感知秩序,也就是这件事完成以后会有下一件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件“来提醒孩子,比如:

拼好这个汽车以后就去吃饭吧。看完这本书以后就睡觉吧。小熊丹尼已经上床睡觉了,你快去陪她吧。佩奇已经吃完饭了,她在等你出去玩呢。

2)给予孩子选择权

有时候大人会和孩子因为拖延而产生不愉快的对话,孩子会发脾气、闹情绪,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孩子不想被支配、被控制、被要求,尤其是自我意识发展强烈的时候。

因此,家长可以变通一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体验实现自我意志力的感觉,比如:

宝宝,要睡觉了,你今天让小熊陪你还是小兔子陪你啊?宝宝,该吃饭了,你想用叉子还是勺子?宝宝,该穿衣服了,你想穿短袖还是背心啊?

这样说能够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自我意志,也不会对抗大人的规则。如果大人直接问:宝宝,要睡觉了,你睡不睡?孩子会直接回答:不睡,同理,你会听到不吃、不回家、不看书。。。。。。

2、对于因为秩序感差而导致的拖延行为

秩序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建立起来的,孩子的家庭环境就是最好的实施场所。

1)建立一个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孩子的秩序感首先来源于外部环境,因此,家长要确保家里是干净整洁的,物品分类摆放,关于孩子的物品,可以使用蒙特梭利的家庭教育方法,具体是指:

给孩子创造能够让孩子使用的生活环境,比如,给孩子准备可以够的着的小衣架,便于进门以后脱衣服挂好,属于孩子的几个抽屉或者柜子,用来归置孩子的东西。使用标签做提示,家长可以在抽屉或者柜子上贴上不同的标签图案,让孩子精准归位和拿取,在地上画出摆放物品的范围,提示孩子这个东西需要放在这个范围内。

孩子在这种有秩序的环境下就会慢慢形成习惯,建立起关于先后、顺序、类型的秩序概念。

2)给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

作息规律是孩子最常接触到的有关秩序的事情,什么时间吃饭、睡觉、玩耍都有固定的时间,有了良好的作息规律,孩子首先会精力充沛,情绪稳定,其次,也能建立起”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的意识,这种意识会迁移到以后的学习中。

3)让孩子接触艺术

艺术是培养孩子秩序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因为艺术能够体现节奏、平衡、兑成、韵律、和谐,这些都是秩序的形式,比如音乐、舞蹈、绘画等,都是很好的途径。

不同的旋律组成不同的歌曲,不同的色彩搭配呈现出不同的美感,节奏的快慢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孩子能够通过这些艺术感知到秩序所带来的美感,从而调节自己的内心世界。

3、对于因为家长的原因而导致的拖延行为

1)转变育儿观念,适时适度的放手

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事情,事实上,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勇敢的多。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越早越好,只有经历过吃的杯盘狼藉的场面,才能练出自己拿着勺子独立吃饭的本事,只有打翻几次水杯,才能学会自己端起水杯喝水。

让孩子体会自己做、自己动手,掌握主动权和选择权,做事才会有头绪、有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起来,说到底,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做怎么办?

2)坚持原则,不随意妥协

惰性是天生的,孩子也是一样,已经形成拖延行为的孩子,在纠正的过程中,难免会抵触,”我不会做啊,做不了啊“,然后哭闹抗议,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温柔的坚定,不妥协。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有时候让他们体验”自然后果“是必须的,比如;孩子吃饭拖拖拉拉,边吃边玩,家长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孩子:如果不好好吃饭就要拿走食物,到下顿饭之前没有任何吃的。如果孩子并不配合,那就坚定的收走食物,并在下顿饭之前不提供任何水果、零食,孩子体会到饥饿的后果,自然就会知道拖拉的后果了。

所以,拖拖拉拉的孩子并不是不听话的孩子,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内外兼修,克服拖延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