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给孩子选择了20多个人的蒙氏混龄班级?
孩子3岁,最初我给他选择了一间双语园区的小班制班级,在我固有的思想里,8个、10个孩子的小班制,同年龄段的同伴,孩子能受到更多的关注,也能有同龄的玩伴。
那我为什么又给孩子选择了一个20多个人的蒙氏混龄班级呢?
| 理念与老师的角色
首先,蒙台梭利教育法推行至今已有百年之久,以遵循孩子的内心发展而著名,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能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而混龄,一般年龄跨度为3年,比如学龄前阶段,3-6岁的孩子会分在一个班级,是蒙台梭利教育法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理念之一,所谓混龄就是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蒙台梭利曾说过:“把人根据年龄分隔开来是一件非常冷酷而又不符合人性的事情,对于儿童也是这样。这样也就会打断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使人与人之间无法互相学习。绝大多数学校首先根据性别,然后根据年龄进行分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而且是很多罪恶的根源。”
其次,在蒙台梭利教室里,老师只是一个辅助者,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出现,大部分时间老师的主要工作是“观察”,通过观察来判断孩子能力的发展程度,为孩子制定新的学习计划,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精细动作的发展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关注,帮助孩子有针对性的发展。
| 观察与模仿
观察在混龄的班级中同样适用,蒙台梭利教育中有大量的实操工作,孩子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进行学习。年纪小的孩子会对年龄大的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且会要求年龄大的孩子进行讲解,这种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相对于我们成人的思想,一个5岁孩子的思想与一个3岁孩子的思想比我们成年人与一个3岁孩子的思想接近的多,学习起来也更为容易。
通过一些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与练习,儿童自动地开始学习书写,而且不倦地进行操作与练习。这是蒙台梭利教育中的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蒙台梭利博士称之为“书写爆发”。当第一个学会书写的儿童高喊着“我会写字了,我会写字了”的时候,其他的儿童便会兴奋地围上去看着写下来的字,然后叫嚷着“我也会我也会”,同时,立刻开始寻找书写的地方,整个蒙台梭利教室里充满了专注于写字的儿童。不仅仅是在学习书写上,这种同伴间的观察模仿学习经常会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出现。
| 同伴互助
混龄教室中,一名儿童辅导另一名儿童,强调借助同伴的力量来进行学习。
遇到学习困难的孩子可以向已学会的孩子寻求帮助,已学会的孩子帮忙答疑解惑,这样双方都有了练习的机会。
通常,大年龄段的孩子在班级里面具有榜样和激励的作用,小孩子在看到大孩子的操作后,也渴望自己能够学会。相对的,大孩子在教的过程本身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复习,同时还滋养了他的自信心和领导力。
除了相互学习,蒙氏教室里鼓励孩子们组团学习,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儿童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而且能够改善班级的社交氛围。蒙台梭利教师会根据每个儿童的水平进行相应的指导并选择合适的合作同伴,这样,儿童会更加顺利地完成工作或学习任务。
由于成人能够有目标有重点地建构任务,并理性的指导儿童学习,因而,成人的辅导也是具有其自身优势的,在某些情况下比同伴辅导更为有效。
这就形成了一种老师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老师的老师的相互学习方式,也是混龄教育的魅力所在。
| 小社会雏形
蒙台梭利教室里,混龄的黄金比例是每一个年龄层的人数比例各占三分之一。选择20多个孩子的班级能够让孩子同龄段的人数更均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的机会,更多地满足幼儿交往的需要,营造一种类似兄弟姐妹的家庭氛围。
在混龄的环境中他们既是哥哥/姐姐,又是弟弟/妹妹。与年长的幼儿交往,其领会能力、观察能力及跟随模仿能力均得到了增强;与年幼的幼儿一起游戏时,其责任感和榜样的作用增强,谦让和友好的行为也随之增加。
蒙氏班级是递进式入班,每周会根据情况新进2-3个新生宝宝,面对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大孩子更愿意和他们分享他们的玩具、食物,更愿意在有冲突的时候谦让他们。对于新进班的宝宝,他们会给予帮助和安慰,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照顾新进班宝宝的情绪,这对于孩子的情商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孩子是明天的成人,即使年龄再小,终究是在社会中生活,而混龄环境对于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
注:文中照片均为哈巴谷实拍,请勿做其它商业用途!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公号搜索:哈巴谷国际儿童成长中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