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说话,请就事论事,不要让你无意识的“弦外之音”伤了他
文/Aimee妈妈
您好,我是Aimee妈妈。这是我的第5篇原创文章。育儿路上,我们共同成长!
Aimee这段时间嗓子有些不太舒服,总是干咳,加上天气又比较热,所以我时不时地就会提醒她喝水。
昨天下午,我带她出去了一趟,外面顶着大太阳的时候,我听见Aimee连咳了几声,就有些急了,张口就对她说:
“咳成这样了还不知道喝水!怎么总是我不提醒你就记不住喝啊?”
Aimee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大声跟她说:“我刚刚喝过了啊,可是它就是还在咳,我有什么办法!”
其实我当然知道咳嗽不是因为少喝口水造成的,而且Aimee的确也没有说是一直不喝水,我就是因为着急,所以才没多想就张口把话给说出来的。别说Aimee会生气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我自己都能明显感觉到这么说有多么不妥,因为这两句话有太多的“弦外之音”了:
你咳嗽加重,就是因为不喝水;
喝水是你自己的事,为什么还需要我来提醒;
什么时候才可以不再需要我提醒啊!
……
我十分确定自己本来是没有这些意思的,并且对Aimee来说,这些也不是她真实存在的问题,但是当这样的话说出口后,传递给孩子的就是这样的信息,她很容易就接受到了这些“弦外之音”, 并且也这样理解了。所以,也不怪孩子会生气的大声怼我了。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其实非常常见。
小区里遛一圈,经常能看到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追赶着的家长,他们嘴里不停地说着:
“慢点,别跑!”
“小心别摔着了”。
在外面吃饭,也会碰见这种场景。孩子不停玩着餐具,甚至有的还会拿起水壶给自己杯子倒水喝,然后就听见旁边紧张的妈妈在不停地说着:
“慢点慢点,别扎着手了。”
“慢点倒,别烫着手。”
“拿稳,别洒了。”
“慢点喝,小心烫。”
……
这两个妈妈看起来都是对孩子关心的无微不至,但这些说出口的话,弦外之音却都是对孩子满满的不信任。
孩子如果总是接收到妈妈传递的这个意思,那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表现烦躁,因为妈妈这样的关心让他觉得自己被控制的透不过气;另一种是变得小心翼翼,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被信任,所以自己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妈妈传递给他的信息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所以最终他将会无论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
这种因为说的话里有比较负面的“弦外之音”,让听者感到不舒服甚至对说话者产生误解的情况,要说解决之道,我想到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中的一个原则,就是强调我们在跟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在跟人沟通的时候,我们说出的话最好是在对事情现状进行观察后,对观察结果的清楚描述,而不是对这件事情的评论,也就是说不要给出绝对化的结论。
举个例子:
“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这是观察;“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这是对“欧文没进球”这件事的评论。
就好比假如我们跟对方聊关于“他很大方”这件事,如果上来就是一句:“你可真是大方啊!”那人家听着就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认为你是在指责他,因为他听出你的“弦外之音”是“你不应该这么大方”。如果换一种描述观察结果的说法:
“我看到你把自己的午饭钱都给他了,我觉得你很大方。”
这样是不是感觉就平和很多了呢?
另外,马歇尔博士还指出,像“总是”、“从不”、“经常”这种词,如果出现在说的话中,都表达的是评论。一般情况下,带有这些词的评论大都是言过其实,所以会让听者产生逆反心理,自然就不愿做出友善的回应了。
所以上面讲到的我提醒孩子喝水这件事中,我说的那句:“怎么总是我不提醒你就记不住喝呢?”显然是不合适的。其实就简简单单,直接说让她赶紧喝口水就可以了,任何评论人和事的话都是多此一举。
假设孩子不提醒就不喝水这件事是真的,的确有必要说一下,让她知道不能这样,那就避免使用“总是”这个词,直接跟她说:“不要我不提醒,你就不喝水,天热又咳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有什么说什么,没有任何让人误解的弦外之音,沟通就变得简单了。
当然,孩子既然总是能捕捉到这些弦外之音,那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利用这一点,让这“弦外之音”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和暗示。
就好比Aimee小时候,我带她去打疫苗,差不多3岁多的小人,已经知道怕了,所以我在进屋前就开始给她打气,跟她说:“我们Aimee最勇敢了,虽然有点害怕,但还是很勇敢地来了,待会儿医生阿姨也会觉得你很了不起的。”
从头到尾我都没有跟她说“别害怕”“不疼”之类的话,但是我的“弦外之音”传达给Aimee的信息是我很信任她,并且医生阿姨也会因为她勇敢打完疫苗而表扬她的,这个鼓励的作用还是很有效的。
不管怎样,跟孩子的沟通无小事,还是多用点儿心吧!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在评论区与您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