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去公园玩,总是叫不回来?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笑看世界育儿说。我们专注儿童心理与营养健康领域。
绿草如茵,暖暖斜阳,小朋友们嬉笑玩耍,家长们随意闲谈,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然而,当黄昏降临,父母着急回家烧饭,叫孩子一同回去,孩子却总是想要多玩一会儿。而这之后的画面,就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好看了。为什么孩子总是在户外玩的乐不思蜀,叫也叫不回来呢?
孩子更喜欢在户外玩耍对孩子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玩更有趣的事情了。但其实,孩子爱在外面玩耍也有其内在理由的。首先,在公园里,孩子可以攀上爬下舒展筋骨,有滑梯感受高速滑下的刺激感,有秋千摇晃带来的离心感,等等。这些都是在室内玩耍所感受不到的。其次,孩子在户外锻炼了身体的各个大肌肉群,在这些活动中,身体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内啡肽,这种物质能与大脑中的受体相互作用,减少人们对疼痛的感知,让人体产生积极和快乐的感觉。因此,孩子能在户外运动中获取更多在室内活动所体会不到的开心。
当孩子在公园里玩耍的时候,也同样促进了他们大脑的发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孩子的大脑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玩耍以后再开始学习,孩子也会学得更好。而且,公园中总是不乏各个年龄段的小伙伴,孩子总能找到几个能和自己玩到一起的朋友。孩子也同样有社交的需求,并且他们更希望是和同龄孩子社交。这种需求是在家中,爸爸妈妈和祖父母们无法给予的。在与同龄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提升,也会充满幸福感。此外,公园中绿树红花的大自然环境,还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减少焦虑情绪。
孩子更喜欢在户外玩耍孩子总是更关注自己
家长认为在外面玩耍应该有节制,但孩子却并不这样想。有趣的是,孩子不但认为玩耍不需要节制,他们还认为爸爸妈妈,甚至世界上的任何人都和他们有一样的想法。著名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这种自我中心是他们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四岁以前的孩子会认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他们的想法也就是身边其他人的想法。对于这个处于以自我为中心阶段的孩子来说,从别人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而这种自我中心的阶段一般会持续到孩子四岁左右,四岁以后的孩子才会开始慢慢学会怎样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情。因此,和家长对着干并不是孩子的本意,而是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就是对的。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4岁以前的孩子,认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并且认为其他人也和自己的想法一样。
孩子不仅仅认为周围的人应该有和他们相同的想法,并且当周围的人表示出不了解他们的想法时,还有可能激怒他们。因此,当父母催促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哭闹抵抗也是非常常见的画面。孩子当时的内心一定是懊恼和沮丧的,他们一定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母要这样做。
如何把玩耍中的孩子叫回家因此,当户外娱乐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做的并不是强行把孩子带回去,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首先充分接受孩子的情绪,认同他们不愿意回家的想法。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预先提醒的方式,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准备和公园告别。比如,我们再玩5分钟就要回家了,现在还剩下3分钟了,再玩最后1分钟。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醒孩子,可以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要离开公园的事实。最后,在离开公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和小朋友们、玩具们告别,让孩子在心里确定,玩耍这件事已经完成。
所以不难看出,要想让孩子听话其实也听不难,家长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本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兵法用在我们亲爱的孩子身上也十分适用。只有知道孩子的心理活动,才能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让孩子能够心甘情愿地跟着我们的引导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