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儿子“殴打”父亲又踢又咬,老师无奈揭露真相,令人警醒

2019-10-18 21:00:03孕产
儿子“殴打”父亲又踢又咬,老师无奈揭露真相,令人警醒

“捧在嘴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曾经是很多家长的,真实的心态反应,可是你知道吗?这种心态从孩子多大就要停止了,又有什么影响呢?

曾经有一个这样的视频,谁看到都皱眉,却非常火爆。

视频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儿子只有两岁,家里弄得满地狼藉都是玩具,爸爸说让孩子收拾玩具,收拾以后再玩。儿子不收,爸爸一催促,儿子不高兴了,上来就给爸爸一巴掌,爸爸吓得赶紧往后躲。

打了几下后,爸爸开始教育儿子,说不能打爸爸,然后在儿子的手掌上请拍了两下,作为惩罚。这下儿子发飙了,直接上嘴上腿,又咬又踢,从爸爸手里抢玩具,还骂爸爸“乞丐”,在他们的方言里是“烂人”的意思。

爸爸根本就控制不住孩子,这时候爷爷也出来帮忙,可两个大人愣是管不住一个不到一米的2岁孩子。妈妈和奶奶都出去了,孩子哭着要找奶奶,爸爸安抚不住,孩子气得一边哭,一边两手掐爸爸的脖子。

此情此景真是令人皱眉,可是无独有偶,同样的事在地铁上也曾经发生过。

地铁上,爷爷奶奶带着2岁的孙子,奶奶抱着,孙子不停地踢爷爷的脸,可老两口也安抚控制不住,也打不得,尤其是爷爷,忙着左挡右闪,可能他们觉得好玩可爱,可在旁人看来却是非常没有家教。

两件事我们看到家长都是不断妥协退让躲避,但无论怎样都无法控制一个不到一米的小孩,那种无计可施,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育儿老师鹿妈认为,原来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是非判断能力,对人是根据别人的反应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也就是说孩子的任性,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和家长的互动过程中,家长的行为培养的,因为孩子做出一个行为,例如孩子对你咬打,你没有做出足够的惩戒,他就是认为他是对的,你的惩戒和反应小了,事实上就是在纵容孩子,他反而会看不起你,就像文中小孩视爸爸为乞丐一样,这是在用自己的爱和宽容忍让垒高孩子的任性,影响很大,做父母的一定要引以为戒。

一个不到一米的孩子用他的情绪控制两个成年男人,真是令人唏嘘。

有家长就该有疑问了,那么小的孩子就该打吗?不打又该怎么办呢?

熬鹰法

草原上优秀的猎人都喜欢养鹰,可是鹰一开始非常桀骜不驯,单纯得靠打根本不管用,对鹰的伤害也很大,聪明的猎人,就发明了一种办法,晚上熬鹰,不让它睡,直到性子磨下来,听话为止。

其实,孩子这个时候还小,道理讲不通,听不懂,完全靠打固然有效,副作用明显,最好的办法,就是狠下心来,态度坚决说不,遏制住他的哭闹,直到没劲闹了,给他立规矩。而这种方法1岁后就可以用了,不用打骂,很多很有家教的孩子,看起来很小,都是着手的结果,以后会很省力。

你认为给孩子树立规则应从几岁开始?你是怎么给孩子树立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