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
35岁以上属高危孕妇给母婴安全带来风险
分娩时超过35岁的妇女在医学上被定义为高龄产妇。 一不小心变成高龄孕妇怎么办? 35岁以后生孩子要注意什么? 日前,《一分问医生母亲节特别节目》邀请了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病理妇产科主任韩爱庆为大家解答问题。
记者 张如意 秦聪聪
40岁以上的高危孕妇
对母婴安全的风险
“孕产年龄≥35岁,超过40岁为超高龄。” 韩爱卿说,35岁以上女性卵巢功能下降。 这种三体综合征会导致出生后出现严重的智力低下,畸形率和流产率会明显增加。”
随着孕龄的增加,一些其他风险会增加,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围产期风险也会增加,如难产、产后出血、软产道撕裂、剖宫产、感染、抑郁等,焦虑和其他情绪。
“有人认为35岁以后的孕妇都是高危孕妇孕产期的计算器,其实高龄不代表高危,心理压力不要太大。” 韩爱卿说,在孕妇五色管理中,≥35岁是一般风险-黄色标签; ≥40岁属于高危-橙色标签,需要特殊管理,所以40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危孕妇。
据了解,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孕产妇数量逐年增加。 据韩爱庆介绍,近两年,济南市妇幼保健院35岁以上的孕妇约占35%。 黄色标签及以上的孕妇占比超过80%,橙色标签占比约40%,这给母婴安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临床上,40岁以上的孕妇并不少见。 让韩爱卿印象深刻的是一位44岁的初产孕妇,她的孩子是试管婴儿。 这名孕妇还患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
“她整个孕期都在服用胰岛素、降压药、抗凝药孕产期的计算器,看到这样的孕妇,我们也倍感压力和战栗。当然,产前检查的频率也明显增加了。好在她坚持到足月。这位孕妇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婴儿。” 韩爱卿说道。
高龄生育有风险,是不是越早生育越好? 韩爱卿说,早产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太年轻,比如20岁之前,女性身心发育不成熟,早孕、早产,会给身心带来伤害,如流产、早产、分娩并发症等。
早产,孕妇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也会影响胎儿和婴儿的身心健康,导致一些长期的问题。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3-30岁,最好不超过35岁,尽量不要超过40岁。
高龄孕妇应定期检查
不要错过 NT 等支票
35岁想再次怀孕,需要做哪些检查或准备? 韩爱卿说,首先,夫妻双方都应该进行孕前体检,排除一些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如果有基础疾病,那就是建议规范化治疗。 等到血压、血糖达标,自身免疫性疾病处于稳定期。 经过多学科讨论和评估,停药一段时间后再怀孕。
其次,提前补充叶酸,戒烟戒酒,做优生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最后,调整好夫妻双方的心态,才能做到心安理得,幸福孕育。 “在会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产前没有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就怀孕的女性,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而且往往妊娠结局都不好。” 韩爱卿说,有一位38岁的孕妇,患高血压7年。 不规律用药,结果才怀孕3个月,血压就高达250/,还伴有头痛头晕的症状,随时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危及生命。 医生的建议是控制好血压后终止妊娠。
也有部分孕妇孕前血糖控制不佳而怀孕,容易发生流产、胎儿畸形、胎死宫内等情况。
那么,对于不慎成为高龄孕妇的女性,怀孕后应该怎么办呢? 对此,韩爱卿表示,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非常重要,可以及早发现妊娠并发症、妊娠并发症、胎儿出生缺陷等风险。
特别是有几项检查很重要,一定不要错过: 12周左右的NT检查; 18-24 周羊膜穿刺术; 18-24周染色体和基因检查; 大约 24 周时胎儿系统加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血糖、血压监测等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定期检查,听从医嘱。
35岁以上孕妇
推荐羊膜穿刺基因检测
有专家表示,预产期超过35岁的孕妇是生下“唐氏儿”的高危因素。 韩爱庆说,唐氏综合症又称21三体,是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这种孩子面容特殊,智力严重低下,常伴有多种畸形,尤其是心脏畸形。 怀孕年龄越大,患唐氏综合症的几率就越高。 60%的胎儿可能在子宫内流产,有的胎儿可以存活到出生,甚至活到几十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一旦确诊为“唐氏综合症”,建议终止妊娠。
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疑惑。 预产期超过35岁的孕妇,无创DNA和羊膜腔穿刺术是必须要做的检查吗?
“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按照国家标准,建议进行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基因检测。” 韩爱卿说,由于羊水穿刺是一种有创手术,很多孕妇都有顾虑,但羊水穿刺是金标准。 无创DNA仍属于筛查范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漏诊风险。 它不能代替羊膜穿刺术,孕妇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产后护理方面,韩爱卿建议,除了产后出血、母乳喂养、劳逸结合、营养补充等常规关注外,高龄女性产后还应特别注意血压、血糖、血栓性疾病等。 .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妈妈,慢性病的产后长期随访非常重要,定期评估疾病指标、检查、用药。 当然,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到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在孕期和产后坚持一些良好的习惯,对后半生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