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尊重孩子,大多数家长却习惯虚伪式尊重,然而孩子并不傻
有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不够好,父母认为自己能做的都做了,从小到大他们都很尊重孩子的选择,无论是买什么衣服、选哪种书、考哪个学校都是由孩子自己决定的,可是孩子还是不知足,总觉得自己被父母所束缚。结果站在一旁的孩子却很淡定的让他们不要自我感动,尊重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哪一次选择不是父母早做好了决定。
孩子举了例子,很小的时候他因为期末考试有了进步,于是父母带他到文具店买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具盒。孩子原本很高兴地在店里挑选,最后选了两款文具盒,一个上面有好看的卡通人物,另一个是三层的文具盒。孩子原本在思考选择哪一个,此时父母走过来拿了另一个文具盒,开始介绍他们手里拿的文具盒有多好,还说孩子自己选的肯定不好用。
孩子最后没有买到自己喜欢的两款文具盒,而是买了父母手里拿的。其实孩子心里知道父母选的更加便宜,而且他们早就定好了要给他买哪一个,因为他们觉得小小一个文具盒不应该花太多的金钱。
可是与文具盒遭遇相同的还有他选择的每一个补习班还有升学时的择校,甚至是自己的每一件衣服。孩子曾经尝试过坚持自己的选择,比如在父母让他“选择”上不上补习班的时候,孩子拒绝了,此后父母每一天都会唠叨他的脑子不聪明,不上补习班肯定是最差的。于是孩子只能跟着父母早已做好的选择做选择,这种另类的掌控欲激起了孩子叛逆。
这类虚伪式尊重时常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这种尊重比起完全掌控孩子的生活更可怕,后者至少知道自己在掌控孩子,而前者自认为尊重孩子。其实父母不由自主想替孩子做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成年人考虑更加全面,所以往往能比孩子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但是尊重也是必须的,真正的尊重是同时为了孩子展示多个选择的优势与弊端,而非选择性地强调某个选择的好处与坏处,哄骗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作出选择。
其实要达到真正尊重孩子,就需要父母做到充分理解孩子,对孩子的想法产生共情。就以买文具盒为例,父母根本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卡通人物文具盒和三层文具盒,孩子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什么样的需要,父母通通没有考虑过。他们只是觉得价钱不合适,所以让孩子选择不喜欢的商品。
父母在分析完利弊之后,孩子们往往也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很多时候孩子会因为不得不跟随着父母的选择而觉得不高兴,他们需要的也只是个说法,倘若这个说法能被接受,他们也不会把这类小事放在心上。倘若毫无理由就左右孩子的选择,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敷衍了、被忽视了,那么所谓的尊重也不存在了。有时候父母对孩子也需要坦白,大家也可以把真实的想法告诉孩子,因为贵了而超出预算这类的看法也可以准确地转达给孩子,而非找出各类理由欺瞒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