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间抢玩具大人要不要管?这个做法我给100个赞
说起宝宝在幼儿园家长们最担心什么,排名第一的绝对是:“宝宝在幼儿园会不会受欺负。”
这不,开学没几天,就好几个家长因为这事给我们留言——
其实抢东西这事,还真是娃界的“国际化”问题——全世界幼儿园都在发生。
1
比如这群英国孩子,他们在举行一场比赛。按照规则,赢得比赛的小朋友,可以获得巧克力作为奖励。
比赛开始之前,一个名叫裘德的孩子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赢得比赛。
可结果自己不仅输了,还发现赢了比赛的孩子还能得到奖品巧克力。
输掉比赛的裘德本来就已经很沮丧了,看到赢的小朋友还有巧克力吃更是又急又气,对着正吃着巧克力的孩子大喊,“分给我们吃”。
面对裘德粗暴的态度,赢得比赛的孩子边跑开边喊:“就不,我要离你们远点。”
输掉比赛,没有巧克力吃、还遭到了拒绝,裘德彻底崩溃了,一个人倒在地上哭了好久。
但有趣的是,裘德一边哭一边还在不断观察,似乎试图用这种方式告诉那些赢得比赛的孩子:“我输了比赛,我受伤了,我需要安慰!”
为了安慰裘德,他的好朋友想去帮他要到一点巧克力,但也被拒绝了。
为了拿到巧克力,裘德开始想各种办法:试图骗对方分散注意力好偷走巧克力,或者干脆召集小伙伴一哄而上撕扯抢夺。
一场混乱的抢夺大战就这么开始了……
孩子们打成了一片,让人看着都有点着急:老师呢?怎么都不管的?
其实老师就在旁边,但除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她只是很冷静地旁观、不去插手。
因为在她看来,这正是孩子们建立秩序、尝试沟通的一个过程:
事情过后,两个孩子都被问起当时的感受。
裘德说自己生气是因为对方“没有分享,这不公平”;而得到巧克力的孩子则说“他哭是因为他输了,所以他没有巧克力,但是我有。”
你看,孩子们心里清楚着呢——他们关注的根本不是巧克力,而是巧克力代表的意义:自尊、友谊、理解、同情、争夺、分享……
虽然当时闹了矛盾,但当被问到“奖品还是朋友重要”的时候,两个孩子却达成了惊人的一致:朋友更重要。
于是,两个孩子愉快的达成了和解。
拿到巧克力的孩子对裘德说:“下次我赢了比赛的话,我就把奖品分给你。”
裘德也很认真地告诉对方:“那你要加油哦,这样才能分给我奖品。”
因为争夺和打闹,两个孩子反而建立起了一段友谊,是不是还挺神奇的?
2
过去我们总觉得,家长要教很多原则,比如轮流玩、比如分享,不断提醒、监督和训练,孩子才能学会交朋友。
但是越来越多科学的实验告诉我们,孩子天生喜欢通过不断尝试和别人相处和互动,来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想法之间的差异。
在每一次跟人互动的过程他们都在学习,并得出如何与别人相处的结论。
正是通过打闹、争夺、吵架这些看似粗暴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一步步培养着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那么在孩子欺负了别人或者被欺负的时候,大人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吗?
并不是。
我们最好的角色,是在矛盾发生的时候,尽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给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当事情过去后,用高质量对话让孩子明白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才能更地好解决问题。
这样,孩子的社交能力才能不断提升,情商才能不断提高。
所谓“高质量对话”,不是让家长去“断案”,纠结刚才谁对谁错。
想想刚才那位老师的做法,他是怎么用3个问题,帮助孩子化解了难题的?那些问题里,又藏着什么关键诀窍?
不难看出,首先他体恤了被抢巧克力的孩子的情绪,让她看到自己情绪的同时,也疏导了情绪。
所以当孩子说出哭的原因后,情绪就已经释放出很大一部分了。
老师接着帮助她,让她站在抢巧克力小朋友的角度想想,他为什么会做出让人不愉快的行为?
可不要小瞧孩子的同理心,只要多加引导,它就会越来越成熟,这也正是高情商的关键所在。
当然,孩子有时候也不会完全给出你想象中的答案。
比如这样的答案也很常见:“他抢玩具,因为他是个坏孩子。”
这种回答,其实是在用标签化人格回避问题,我们要帮助孩子把逃避问题的思维,变成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思维。
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孩子们情绪平复后,引导他们主动找对方谈谈,做些什么才能让大家都感觉更好。
比如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让他学会说“我对你那样的做法,感到很生气”,而不是又一次让他们陷入 “都是你惹我”“是你先动的手”这样的对错争执中去。
其实仔细想想,不管是抢玩具的小朋友,还是被抢玩具的小朋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个受欢迎的孩子、更希望在幼儿园能有很多好朋友。
儿童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博士说:“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会处理自己的情绪、能读懂他人,会交朋友,这些情商力都是重要本领。”
朋友能让孩子获得自信、幸福感和归属感,也是情商高的具体体现。但这些并不是讲道理、听课训练出来的,是孩子们在一次次打打闹闹、互相帮助中锻炼出来的。
聪明的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在试错中成长的机会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