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阳明学习正能量:滚滚红尘霾逆旅,此心唯愿永光明
毫无疑问,王阳明是个天才,这从其出生时的奇异经历便可见一斑。
一天夜里,王阳明的祖母岑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天上阳光明艳,祥云缭绕,诸多神仙身着绯红色的衣服击鼓吹箫,乐声悠扬,其中一位仙人怀抱一婴儿,脚踩瑞云,自空中徐徐而降,径直朝着王家宅邸走来,将婴儿送入岑氏怀中。
仙人说:"此子授汝。"
岑氏说:"吾已有子。儿媳终日孝敬公婆,请将此子授伊。"
仙人回答:"可矣!"
仙人说完之后,岑氏忽闻婴儿啼哭之声,不禁惊醒。此时,院内仿佛还有仙乐回荡。岑氏将这一奇事告知竹轩公(王阳明的祖父王伦),竹轩公也颇感奇怪,于是给新生婴儿取名为"云",这就是后来的王阳明。
——摘自《王阳明大传》(冈田武彦著)
当时,祖父王老爷子这一有意无心之举,却给幼年王阳明带来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一直到五岁,这个天才儿童都不开口说话,任凭家人如何担心却也是无可奈何。直到有一天,一位路过的僧人看到这个遇到麻烦的天才儿童,说了句:"好个孩儿,可惜道破。"他祖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给孙儿取名时泄露了天机,所以将其名改为"王守仁"。奇的是改名后,幼年王阳明果然便开口说话,且尽显其天赋奇才,从此走上了开挂的人生之路。
当然,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后世传记中,多会记载出生时伴有一段奇异经历,以示其来历非凡。当然真相已无法考证,所以现代人对此多半信半疑,疑大于信。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其一生的作为中,了解其不同凡响之处,赞叹其扶世济民之功,学习其自立立人之能。
王阳明亦是如此。我们暂且假设他的传记中记载的出生经历都是真的,王阳明不但是天才,而且很有可能是所谓"仙人转世",那套用现在小说、影视剧中常用的桥段,天上的仙人也要到人间历劫,纵观王阳明这一生,那过得实在是太"苦"了,太"倒霉"了,太"压抑"了。
虽然王阳明在世时建立了天大的"功绩"(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离世后又博得了天大的"名声"(尊为圣人),但这都不能改变他这一生承担了天大的"责任",受尽了天大的"委屈",遭遇了天大的"误会",承受了天大的"排挤"。且在这一切负面境遇尚未改善,未来不知还会怎样的情况下,王阳明在无诏返家的途中,于客舟上匆匆离世。辞世前,只留给这世间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八个字,纵然尽显一代心学宗师的洒脱心境,但对我们这些后世人来说,多少还是感受到一些无奈。
不知道那些将阳明心学视为当代成功学最佳范例的人们,对此作何感想。如果一个人在单位(公司)里做了特别大的成绩,却不被上级所承认,你想申辩,没人愿意听,还会被无端猜忌、打压,直到无奈离开也没有机会说出反驳解释的话,这样的人是否会被视为人生的"成功典范"?还是会被列为职场的"反面教材"?
所以王阳明真正伟大之处从来不在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在于其以圣人标准自我要求,将自己该做的,能做的都做到极处,于霜刀雪剑交相逼迫的人生逆旅中,活出了真正的正能量,燃起自心之光明照亮尘世之迷茫。这也是我们真正应从阳明先生身上学习的。
立志:儒者,大丈夫事,立圣人志提到阳明心学,大家耳熟能详的便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但知道的人多,深入探究的人少,若追求阳明先生本意,那么"知行合一"的"知"指的就是"良知",而不是泛泛所指的"知识"。如果把"知行合一"简单理解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也有违阳明先生本意了。根据《传习录》中记载,阳明先生曾明确指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由此可见,真正的"知行合一"实在就是"致良知"的落实。
也因此,阳明先生此生能成就"真三不朽"的伟大功绩,其出发点,不是祖母那奇异的梦,也不是童年那改名开口的传奇经历,而是在其立下此生要做圣人的志向之时。
有一次,王阳明问私塾先生:"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人?"
塾师道:"嵬科高第,显亲扬名如尊公,乃第一等人也。"
王阳明吟道:"嵬科高第时时有,岂是人间第一流?"
塾师问道:"据孺子之见,以何事为第一?"
王阳明答道:"惟为圣贤方是第一。"
——摘自《王阳明大传》(冈田武彦著)
真正的儒者,是大丈夫事!
阳明心学创立的背景之一就是当时的人把儒学作为功利手段谋取私利,没有了圣人气象,绝了先圣本意,所以王阳明要清本溯源,回归圣道。
所以若没有"做圣贤"的大志向引领,那么"致良知"的真正信念也便发不出来,若不能念念致良知,那我们的心念很容易被私欲所裹挟,从而变成"致私欲","知行合一"也就变成为达到私欲目的而不择手段了。
阳明先生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后者难就难在"破心中贼难,资心中贼易"吧。
国学想真正复兴,其根本在于人们心中要重新升起求圣求贤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重复,远远谈不上国学的复兴。如果弘扬儒学的人本身没有立志做圣人的大理想大追求,则无有着手处,若存心不正,又很容易利用圣学之名行厚黑学之事,将"致良知"变为"致私欲",如此则为国学之贼,也便是我们的心中之贼。
希望有一天,我们知行合一的是"阳明心学",而不是"扬名新学";我们知行合一的是"致良知",而不是"致私欲";我们知行合一的是"读书志在圣贤",而不是"读书志在赚钱",那阳明先生在天有知,方不会对我们这些后人叹息失望吧。
修心:将玻璃心化为琉璃心,将散乱心变为不动心毋庸置疑,阳明心学的核心在于"修心",而"心"要修到什么程度?
在阳明先生出征南赣剿匪之前,王阳明的好友王文辕曾对众人说:"阳明此行,必立事功。"他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吾触之不动矣。"
"触之不动",大概指王阳明修心已经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不乱于外物,又不困于内心,任外境千变万化,我心自如如不动的状态。
曾经有一个公案讲述的道理与此类似:
一个会点功夫的混混和一个和尚打赌,他拿着一块石头,指着百步外的一棵大树,道:"看到没,我可以用这个石子打落那棵树上的果子。"说罢,他抖手将石头掷出,"啪",一个果子应声落地。那混混得意洋洋地问和尚:"你能做到吗?"
和尚说:"这个我做不到,但是我可以在十步外,用石头打中我手中这个斗笠。"
那混混看着和尚手中硕大的斗笠,不屑道:"这么大的斗笠,十步近的距离,就是个小孩子也能打中。"
"是这样吗?"和尚并没有生气,他只是让那混混帮他拿着斗笠,然后自己退后十步,捡起一块石头,"啪"一声击中斗笠。接着,和尚走了回来,接过斗笠,对混混道:"该你了。"
混混撇撇嘴,也依样退了十步,但当他退到第十步时,突然发现自己正站在悬崖边上,下面便是万丈深渊。此刻混混颤抖的趴在地上,别说投石头,就是站也站不起来了……
一个想成大事的人,掌握高超的技能固然重要,但更可贵的则是面对困境,甚至绝境时,处变不惊的定力,这和阳明先生"触之不动"的境界有些类似吧,只是阳明先生哪怕处于悬崖边上也依旧能百步穿杨,这自然就更高明了。
阳明先生的"触之不动",在平叛宁王之乱时,更是显示得淋漓尽致。
在王阳明弟子钱德洪撰写的《征宸濠反间遗事》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
"昔先生与宁王交战时,与二三同志坐中军讲学。谍者走报前军失利,坐中皆有怖色。先生出见谍者,退而就坐,复接绪言,神色自若。顷之,谍者走报贼兵大溃,坐中皆有喜色,先生出见谍者,退而就坐,复接绪言,神色亦自若。"
大概是说,正在官军和宁王叛军在前方交战时,前线坐镇的王阳明却在给学生上课。当探子来报前方战事不利时,在座的众人都大惊失色,但王阳明却毫不惊慌,出去简单布置下,回来继续给大家上课,镇定如常。后来,探子又来报,前方大胜,敌军大溃,在座的众人都喜形于色,但王阳明却仍如无事一般,出去简单布置下,回来继续上课,面色上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但要知道,王阳明平叛宁王之乱时,是以临时拼凑起来的万余乌合之众,面对苦心经营多年的宁王十万精锐之师(一说六万)。但这场实力相差天地悬殊的战争,只持续了短短35天,便以王阳明成功平叛生擒宁王而告终。
重读那段历史,会发现王阳明在这中间大量运用了心理战,依民心之向背,巧妙利用敌我双方的心理,从示假以真,到故布疑阵,从反间计,到出其不意……堂堂一个自命雄才大略的宁王每一步都在按王阳明安排的步点走,仿佛王阳明是个高明的导演,而宁王则是个特别忠于剧本,丝毫不想着自己改戏的演员。究其根本,不过是一个琉璃心,触之不动,映照万物,随机应变;一个玻璃心,散乱不明,别人设局,他负责跳罢了。心之所向,胜负早分。
处世:以无为为出发点,以无咎为目的,方能有所作为前面我们提到过王阳明在世时建立了天大的"功绩",离世后又博得了天大的"名声",但这都不能改变他这一生承担了天大的"责任",受尽了天大的"委屈",遭遇了天大的"误会",承受了天大的"排挤"。
且不说王阳明抱病之躯,平定南赣匪患,解了困扰明廷数十年的心腹之患。单就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几可称之为大明王朝的再造之功,明史亦曾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
但这都是后世的评价了,当时的情况又如何呢?
王阳明立了如此大功,不但迟迟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毁谤与陷害。明武宗甚至觉得王阳明这么快就轻而易举平定了叛乱丢了自己的面子,认为像这样的战斗应由他亲自带兵南征才能显示"皇威"。宦官张忠之流又诬陷他与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阳明放了宸濠让他率军与朱宸濠再战……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连夜赶到钱塘,将宸濠交给太监,同时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报捷,将平叛的胜利归功于武宗。这样顾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证了王阳明的身家性命。
——摘自网络《王阳明简介》
这还不算完,在那之后,朝堂上几番变动,你方唱罢我登场,相同的却是谁也不愿意再给王阳明一个说话的机会。不给说话的机会也就罢了,还伴随着不间断的猜忌、打压,连不情不愿给予的一个"新建伯"封号也变着法的要弄回去。对阳明创立的阳明心学,更恨不得置之死地斩草除根。
哪怕后来实在无人可用,不得不再度启用王阳明平定思田之乱,虽然王阳明又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成果,也仍因王阳明不愿进攻安南,再启伤民伤财之无妄战端,而被权臣弄柄皇恩浩荡的安排了一个"不赏不罚"的恩典。
而此时王阳明的身体已经实在扛不住了,在数次上表未获批准的情况下,王阳明不得不擅自启程返乡,却依旧病逝于路上,这一年王阳明五十七岁。
命运的折磨似乎依旧没完,王阳明去世后,他的门人弟子在北京朝中的大批被驱逐,再没有为老师说话的权力了,而那些致力于排挤王阳明"至死不渝"的人,也终于得偿所愿的剥夺了王阳明新建伯的爵位。
命运对王阳明公平吗?不公平。但这"天大的不公平的命运"却造就了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圣人。为什么会有此造就?难道只是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吗?当然不会如此简单,这要从中国文化思想的源头上去寻找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道思想以"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为指归,从不追求造作的有所作为,而将实现"无咎"视为目标。何为"无咎"?没有过失,无所归罪。"无咎"不是逃避责任,相反而是勇于承担责任。若该承担的责任都不承担,又怎么算得上没有过失呢?
中国人的最终的事业,根本上指向将自我和社会尽可能最大程度上调整到合道的状态,以达到"无咎"。大事业,大成功也是如此,所谓清本溯源,所谓拨乱反正,所谓千古大帝,所谓万世师表等等,都是要从各个方面和领域将有"离于大道"倾向的世人和社会秩序调整到"合于大道"的状态,以达到"无咎",中华文明可以延续数千年而不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在于此。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中国人常说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为了更好的作为而要无为。无为是指不要擅自发明创造超出天地运行规律(大道)的作为,天地运行规律自有一个完善的系统,不需要我们去改造,去创造,需要我们去体悟,去相合(这其实也是"致良知"的过程),去按天地运行的本有规律去作为。所以应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为,才能达于"无咎"。
也正因如此,面对命运天大"不公"的安排,阳明先生的回应只有淡淡的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他那颗历经千难万险,千磨万练的心,依旧是"触之不动"的,不管是人事、世事、还是最不可捉摸的命运,都"触之不动"。何以如此?因为阳明先生已经与良知融为一体,与天地融为一体,与大道融为一体。何为正能量?天地真理是之,浩然正气是之。与这世间真正的正能量融为一,又有什么艰难险阻是不可超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