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怎样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像理解用户一样理解孩子第1章
课程我想先跟你说说培养孩子的基础,那就是像理解用户一样理解你的孩子。怎么理解呢?
我先讲一个故事:
两年前的某一天,我们全家在美国的一个城市旅行。我在一家童鞋店闲逛,两个孩子和爸爸在外面的游乐场玩。
过了一会,我儿子闹闹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他全身脏兮兮的,鞋子和裤子上满是沙子,不少掉在鞋店光洁的地板上。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却听售货员先开口了:“哇,你一定玩得特别开心吧。”她说这话时,还满脸笑容。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经常遇到自家熊孩子在外调皮捣蛋的情况,对路人的各种评论都有心理准备。我以前见过的售货员,这种情况不说话就不错了,遇到好心的大爷大妈,还会提醒我“赶紧让孩子去洗洗”之类的。
所以这位售货员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她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玩沙子是个特别棒的活动,干不干净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玩。
这位售货员的方式就属于典型的“同理心”沟通,empathy,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
培养孩子的基础是同理心
今天,同理心已经被看作处理人际关系、合作协同以及产品设计的基础心法。
人际关系专家建议“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教育专家强调培养孩子同理心的重要性;企业更需要以人为本地设计产品和服务。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面向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教育产品和服务的公司,以我所在的教育科技行业为例,直接用户是校长和老师,最终用户则是家长和学生。这要求我们在产品研发和推广时,必须不断换位思考,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和痛点。
这个过程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要做到换位思考真的太难了,因为让一个人换位思考其实是反直觉的。它需要你跳出自己的世界,去体验对方的处境和情绪。更何况我们有四类用户。
那么,在校长、老师、家长、孩子这四类用户中,哪个最难理解呢?答案是孩子。因为成人和孩子处在两个世界,他们的沟通存在三种不对称。
第一,信息不对称。
比如我家老二身高只有1米,他眼中的世界和我眼中的肯定不一样。
又比如,孩子的大半时间都在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我们并不清楚孩子在学校的经历,只能靠家长会或者平时和孩子聊天获得一些信息碎片。
第二,心智和思维方式不对称。
因为心智发展的成熟度和社会经验的巨大差异,孩子和大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很不一样。
比如大人做事会考虑社会规则和别人的看法,而小朋友则更以自我为中心。大人讲究符合规则和逻辑,而小朋友只关心好不好玩。这些差异都会导致“鸡同鸭讲”。
第三,谈判地位不对称。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时候是一种谈判或者博弈。双方说什么,怎么说,和他们的利益以及实力密切相关。
我们和孩子之间,围绕起床、刷牙、吃饭、做作业到选择学校、专业、找工作等话题的沟通,同样是一种博弈。
在这些沟通中,孩子实际上是相对弱势的,没钱、没文化、力气小,还被“孝顺”这顶道德的大帽子压着,怎么去平等对话?很难。
这三个不对称,构成了成人和孩子在沟通上的鸿沟。也因此,同理心的培养绝不是简单说教一番就能够大彻大悟的,它需要有意识地去训练。
怎么借鉴设计思维训练同理心
那么如何训练呢?有一套方法值得借鉴,就是现在国际科技企业中流行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理念。
“设计思维”源于全球知名设计咨询公司IDEO的产品设计理念,核心是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来设计产品和服务。IDEO的创始合伙人大卫·凯利曾经为苹果设计了第一款鼠标,也帮助很多知名的企业设计产品,后来还创办了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Stanford Design School),在全球推广这套方法论。
“设计思维”的基础就是“同理心”。为了让技术宅和设计师们更好地换位思考,设计思维提供了一整套的工具,其中一个工具叫用户旅程地图。
什么意思呢?
比方说,我们要设计一个真正让旅客感到舒适的机场,设计者需要把客户从到达机场到最后登机的整个过程中接触的地点列出来。
比如一个旅客先经过进门的防爆检查,然后去办理登机手续和托运行李,之后安检。过了安检,他去咖啡厅休息了一会,再到登机口等待登机。
设计师还要列出用户在每一个接触点的所做、所思、所想,从而还原他的体验。
为了获得尽可能真实的用户旅程地图,设计者采用了多种方法。比如通过角色扮演实地体验用户的经历,对用户进行深度访谈等等。整个过程可能会多次反复,最终挖掘出用户真正的痛点和背后的渴望。
回到同理心的训练上, 父母也可以借鉴画用户旅程地图的方法,把孩子视为用户,去真正体验他的生活,理解他的想法,挖掘他的痛点。
接下来就说说我的三个做法。
训练同理心的三个方法
第一个办法是去孩子的环境实地查看,进行角色扮演。
两年多前,我们全家在圣地亚哥呆了四个多月。我女儿朵拉在家附近的学校上学。但是第一天放学后,她就哭着说不想去了。我问了半天,发现她当天遇到了一件事,上完厕所发现没法冲马桶。
“再试一次不就行了,这么大点事情,有什么值得哭的?”
但是孩子特别沮丧。所以我去学校,把孩子从教室到厕所的路自己走了一遍。我发现,这所小学是两个小时才休息一次。所以下了课很多学生都要去上厕所。如果朵拉上了厕所却无法冲马桶,就立刻会被下一个同学发现。这对于初来乍到的朵拉来说,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
我一下就理解她的处境了。我建议她,先试着冲5次。“如果5遍都冲不上,那绝对是马桶坏了,不是你的错。你要马上报告老师。”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孩子遇到的问题可能家长平时根本想不到。以后,我去接送孩子的时候,都会顺便观察一下她周围的环境。
为了体会孩子接触的各种场景,我一般会顺着她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路线走一圈。我还会半蹲下来,把眼前看到的东西放大1.5倍,为的是把自己想象成小朋友。
当扮演成小朋友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平时容易忽略的东西。比如,你会发现过道的装饰墙太高了,看不到最上面的画;你会发现满墙的排名榜让你压力很大;你会发现自己特别盼望下课铃响起。
这是非常不同的体验,推荐你试试。
第二个办法是和孩子睡前聊天。
很多家长都推崇睡前故事,我觉得睡前聊天更重要。因为听故事是单向的输入,而聊天是双向的沟通。
平时,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孩子都是以听为主。我希望睡前聊天能够让孩子掌握说话的主动权,也让我有机会了解她的学校生活。
所以,我会遵循“倾听、提问、少评论”这三个原则。
首先,多听少说。其次,为了鼓励孩子说,我会不时提问细节来表示兴趣。最重要的,是避免评论或者说教。这样才可以建立谈话中的平等关系,让孩子敞开心扉。
当然,有时孩子会不愿意和你聊天。那么聊天之前可以先搞些热身活动,比如玩游戏,讲故事,先把气氛搞活跃了。
另外,提问和聊天的时候可以多谈细节,比如“今天我看见你同学穿了一条和你差不多的红裙子”之类的,既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趣,也可以避免空洞的提问,让孩子有东西可聊。
第三个办法是把和孩子的对话带入到其他关系场景中,来体会孩子的感受。
比如很多妈妈有了老二后,希望老大和弟弟妹妹分享自己的衣服或者玩具。可是老大却不同意,妈妈就会觉得孩子自私。
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老公对你说:
“亲爱的,我有一个情人。她要住到我们家了。我还是很爱你,但是我也爱她。我希望你对她好,把你的衣服、珠宝都和她分享。我们是一家人。”
你是什么感受?
又比如,爸爸妈妈希望孩子努力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但是你可能没想到,有时候即使孩子非常努力,也不一定达到目标。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老板对你说:
“你为什么这个月又没有达到KPI?你都创业多少年了,公司怎么还不上市?你的同学、亲戚都买别墅了,你怎么还猫在一室一厅里?你到底努力了没有?”
你是什么感受?
把亲子对话带入到夫妻、上下属这种非常熟悉的关系场景中,可以让父母切身体会到孩子的感受,以及弱势方的情绪。
其实,两方沟通时,弱势方并不都需要强势方给出解决方案。他们可能只想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对方的关注和接纳。
小结
好了,这一篇我主要讲了培养孩子主动性的前提,就是带着同理心,像研究用户一样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理解他的需求和痛点。
我推荐你借用设计思维,通过角色扮演、睡前谈话和场景切换,画出孩子的用户地图。
课后作业
你有什么了解孩子的特殊方法吗?
欢迎关注我,然后一起探讨。
下一讲,我们进入战略篇,说说怎么从孩子“爱玩”的需求出发,培养他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