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想冲孩子发火?请拿走宝妈们这两个成功经验,很有效
7月15日,我在微信群发起“21天不对孩子发脾气的挑战”,48天过去了,群里参与挑战的父母有不少都成功了。
我自己在8月7日挑战成功,卓有成效,现在几乎不会再对孩子乱发脾气。孩子还是那两个孩子,改变的是自己老旧的育儿思维和方法。我从7月18日开始每天写挑战心得,记录孩子当天的表现、自己的心情和当时的解决办法,并寻求更好的育儿方法。不断的复盘反思,21天共写了8352字。
经过总结自己的挑战心得和群里父母们的反馈,奉上这两个成功经验,希望能启发想要通过理智智慧的方式养育孩子、不想冲孩子发火的父母们。
看见自己看见自己,既要看见自己身体心理的状态,也要看到自己的情绪爆发点。
只要在人世间活着,任何人都难免偶尔心情不好、身体不佳,这也是最容易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不过我们就算状态不佳,在外面也很少乱发脾气,但对着孩子,我们却总是轻易的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或许知道不管我们做什么,孩子都是最爱我们的人,不会轻易离开我们。然而,孩子何其无辜!
所以,我们要看见自己身体心理的状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休息或者特殊的关照。如果有家人帮忙照顾孩子,可以在状态不佳时给自己放个假,去做点取悦自己的事;如果没有人帮忙,也可以跟孩子说清楚,妈妈肚子有点痛,需要休息半个小时,你自己玩下积木。直到自己的状态好转,再照顾孩子和孩子互动。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会爱自己的人才会爱别人。有了孩子,我们更需要好好爱自己,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当然,除了我们自己状态不佳,孩子的不良行为确实也是父母发火的源头。如果我们耐心观察,会发现孩子引发自己脾气的行为总是那么几项,就能看到自己的情绪爆发点。
针对这些反复出现的行为,我们要考虑是否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父母要学习如何科学的引导孩子,而不是发脾气,因为发脾气完全是无用功。如果我们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当孩子再次出现同样的行为时,父母也不会轻易发脾气。
看见孩子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对于孩子一无所知。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成年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也容易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我们很难真正的看见孩子。然而,只有真正看见孩子的父母,才能接纳、理解孩子,并协助孩子成长。
看见孩子,我们需要看见孩子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和成年人不一样,他们动作更慢、关注点不同。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成长节奏,在合理的范围内,父母要尽可能的配合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反过来配合我们。
我们成为父母后,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也给予了孩子很多的期望。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我们就容易对孩子发脾气。
然而,父母的很多期望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不科学的、或者是超前的。记得大宝刚学刷牙时,老是吞咽牙膏,我担心伤害到他的身体,也因此发过几次脾气,却忘记了这是孩子学会刷牙的必经之路。现在对于妹妹,我就淡定了许多,直接用开水让她漱口,教她吐水,为后面用牙膏做准备。等她学会了吐水,再用牙膏,而且牙膏的量非常小,就算吞咽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妹妹再也不必遭受妈妈的情绪暴力。
还有一次,在楼下看到一个妈妈严厉要求一岁半的孩子自己走路回家,或许是希望孩子更独立,完全无视孩子“妈妈抱抱我”的哭喊声。一岁多的孩子刚学会走路,腿脚的力量还非常脆弱,就要求孩子必须独自行走,这个妈妈太着急了。
我们经常会忘记自己正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着急忙慌的让孩子成为大人。我们需要将父母的期望值降低到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不累,父母也不会乱发脾气。以前大宝每次大喊大叫,我都爱吼他,其实,四五岁的孩子大都如此,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然阶段。我们是需要去引导孩子的行为,但确实无需因此大发雷霆,否则便是阻碍孩子成长。
看见孩子,我们需要包容孩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就像孩子学会走路,孩子学会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练习和试错。当我们教给孩子一项新技能,不能要求孩子快速掌握,要允许孩子犯错,慢慢成长。
看见孩子,还要看见孩子对自我的期待,父母协助孩子成长。在我心里,孩子们都有自主意愿成为更好的人。大部分的男孩都有英雄梦,女孩则都有公主梦,英雄是正义的化身、公主则是美好的化身。
如果我们能看见孩子,便能放下父母权威,停止给孩子下命令,虔诚地协助孩子成长,让他们成为自己内心期待的人。自然发脾气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END-
娃娃妈妈爱学习:一个免费的“家长课堂”,这里没有爆文和写作技巧,只有实用的育儿知识、方法、案例分析,专注于儿童智慧、好习惯、心理健康、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