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艾草开花图片大全 假艾草是什么

2023-01-30 15:07:00孕产
艾草开花图片大全,艾叶是什么,有图片没【草药名】: 艾叶其他名称:艾 冰台 艾蒿 医草 灸草 蕲艾 黄草 家艾 甜艾 草蓬 艾蓬 狼尾蒿子 香艾 野莲头 阿及艾 陈艾 【英 文 名】Argy Wormwood Leaf 【拉 丁 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 【内容介绍】

艾叶是什么,有图片没

【草药名】: 艾叶其他名称:艾 冰台 艾蒿 医草 灸草 蕲艾 黄草 家艾 甜艾 草蓬 艾蓬 狼尾蒿子 香艾 野莲头 阿及艾 陈艾 【英 文 名】Argy Wormwood Leaf 【拉 丁 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 【内容介绍】: 艾叶 (《本草经集注》) [编辑本段]【来源】 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编辑本段]【植物形态】 艾(《诗经》),又名:冰台(《尔稚》),艾蒿(《尔雅》郭璞注),医草(《别录》),灸草(《埤雅》),蕲艾(《蕲艾传》),黄草(《纲目》),家艾(《医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 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 茎直立,圆形,质硬,基部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从中部以上分枝。 单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即枯萎;中部叶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暗绿色,稀被白色软毛,并密布腺点,下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近茎顶端的叶无柄,叶片有时全缘完全不分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1] 花序总状,顶生,由多数头状花序集合而成;总苞苞片4~5层,外层较小,卵状披针形,中层及内层较大,广椭圆形,边缘膜质,密被绵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两性花10余朵;雌花不甚发育,长约1厘米,无明显的花冠;两性花与雌花等长,花冠筒状,红色,顶端5裂;雄蕊5枚,聚药,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基部;花柱细长,顶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 瘦果长圆形。 花期7~10月。 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 亦有栽培者。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艾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同属植物野艾,又名:火艾、五月艾。 高45~100厘米。 中部叶1~2回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或有锯齿,叶上面无腺点,近秃净,下面被白色丝状毛;上部叶近乎无柄,裂片狭窄如线.花期9~10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其叶亦可作艾叶用。 [编辑本段]【采集】 春、夏二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编辑本段]【药材】 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 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 质柔软。 气清香,味微苦辛。 以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艾草开花图片大全

有关艾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药用特性: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前段时间非典流行的时候,很多人使用艾条燃烧的烟进行空气消毒预防,有没有科学依据?日前,在由南阳市国草科技开发公司举办的一次有关艾草(叶)的专题研讨会上,翁维健、谢海洲、傅世垣、 梅全喜等中医药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而且,作为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应用较早的中医药物之一,艾草的药用价值远不止这些。 艾,别称家艾、艾蒿,菊科,多年草本植物。据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主任中药师梅全喜介绍,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存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 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等地,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更有不少地方户户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 艾”,可见艾草的药用价值。 艾叶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中医名著《伤寒论》、《金匮要略》附方中有两个用艾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前者为治经寒不调或胞阻胞漏、宫冷不孕症,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主治出血不止,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艾用于灸法医病的历史同样很早。在《五十二病方》、《灵枢经》中都有关于艾灸的记载。 梅全喜介绍说,艾叶在古代的应用不仅仅是通过口服和针灸来治疗疾病,也有不少文献记载应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如前述《五十二病方》、东晋时期的《肘后备急方》等早期的医学著作中就 有艾叶烟熏治病的记载。古代民间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的作用,而现代研究证明艾烟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因为艾烟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对艾叶的研究更趋深入,在化学成分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艾叶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崩漏、痛经,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结核、感冒等。

艾草开花图片大全

假艾草是什么

展开全部


就是假的艾草

在南越地区,艾草除了冬季以外都是很常见的。而且有一种植株大小外观很像艾草的植物,有些人唤其叫“假艾草”。两种草常会在一起,采摘时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是闻它们有没有艾草的香气。

艾草开花图片大全

艾草是什么?

艾草又名「黄蒿」、「艾绒」、「炙草」、「医草」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属菊科家族。株高可达一公尺许,常成群生於路旁、墙角或草坪、安全岛中,全株有强烈香气。叶片互生,椭圆形,羽状分裂或具有缺刻,叶柄基部延伸成翼状,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白毛,几乎呈白色。秋冬季开花,头状花排列成圆柱状,全体由淡褐色的管状花结成,总苞片有多数毛茸,瘦果圆柱形或扁平状。 艾草的可食部位是嫩茎叶,洗净之后可直接煮食或炒食,亦可点缀冷盘或调味料用。最常见的吃法是将嫩茎叶捣烂,再与面粉团或糯米混合揉搓,制成芳香的糕粿,吃来十分爽口。 艾草大量繁生於全国平地至低海拔山野,河边、荒地及路旁随处可见,全年皆可采集,早春至仲夏之际尤佳。秋冬季采其瘦果后随意撒播,翌春即可采收嫩苗食用,亦为一大乐事。

艾草长什么样

多年生草本,高0.5~1.2m。茎直立,被白色细软毛,上部分枝。叶互生,中下部叶片广阔,3~5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散生白色腺点,疏生毡毛,下面密生白色毡毛。头状花序钟形,长3~4mm,直径2~2.5mm,几无柄;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绵毛,边缘膜质,外层披针形;雌花长约1mm;两性花结实,长约2mm,紫褐色。瘦果椭圆形,无毛。花期7~10月。

艾草开花受什么因素影响,为什么同一块地里面,有的开有的不开。

1、品种不同。
2、可能是与艾草相似的其他草类,如:豚草。
3、光照、水分多少、肥力分布不均制约着艾草生长。

超威蚊香的植物艾草系列介绍下?

恩我用的就是这个,优点很多的,艾草清香,气味清幽淡雅,舒适好闻。电蚊香液,药力挥发更充分,蚊子无处藏。无需每天添加或更换,用后无灰尘,不沾衣物或家具,更卫生。快去用用吧!

艾蒿是什么植物?

蒿, 拼音:ài hāo

    【物种名称】  艾蒿   【别 名】 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草、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   【拉丁学名】 Artemisia princeps   【英文名称】 Asiatic wormwood   【科属分类】 菊科, 艾属   【出处】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却取火石和艾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来沸水。”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药用特性】

  艾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蒿。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艾蒿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蒿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蒿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蒿,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长期使用艾蒿叶的副作用: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