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消费习惯有助孩子独立自主
作为家长有责任引导孩子认识金钱,懂得钱的来处与意义,知道如何合理消费,养成良好消费的习惯。
花钱大手大脚贻害无穷
不能孩子的需要成为全家人的需要,父母更不能毫无节制的满足孩子一切物质要求,殊不知,这样的“爱”为孩子的将来埋下了祸根。
孩子从小在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中长大,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水平,在大人的宠爱之下,养成了浪费、乱花钱的习惯。因对金钱缺乏意识,购买欲、占有欲强烈的孩子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膨胀,他们想要什么就要求家长必须买什么,在生活中、学校中经常跟别的孩子盲目攀比,这样很容易爱慕虚荣。
孩子为什么会大手大脚的花钱呢?
1. 家长没有让孩子认识到金钱的价值
很多家长认为女孩从小要富养,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还常常给孩子零用钱,也不正确引导零用钱的使用,却不知在无意识中缺乏金钱概念,不能真正理解物质的价值与金钱的价值,更不知道金钱是通过辛苦的劳动才得到的。所以花起钱来才会毫无节制。
引导孩子如何使用零用钱的原则是,当用则用,不当用不用。
2.家长忌讳在孩子面前谈经济情况
3.补充孩子的缺失,让孩子无节制花钱
4家长的不良习惯影响了孩子的金钱观
从小培养“识钱”的孩子
美国的金钱知识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这一教育要求孩子达到这样的目标:
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钱,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做出选择。
5岁:知道硬币胡等价物,知道钱椒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到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
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
9岁:能够制定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买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使用。
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定并执行两周胡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以上:尝试进行金钱投资,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中国的家长,专家建议:
家长应该让孩子成为有经济责任心的人。
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孩子“认识”钱。
不要掩饰家庭的经济状况
作为家长让孩子学会挣钱,体会生活的艰辛,独立生存,才是父母应该从小给孩子的机会去实施。
节俭能培养一个人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人生的巨大财富。
许多“以俭养德”的事例告诉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志向、有追求、有出息的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永久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