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得好却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没有做到这几点
最近很多宝妈私信我,问我感觉孩子平时学习很努力,在书桌前一坐就是一晚上,但是怎么一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呢?我相信这是很多家长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学得好”和“考得好”的关系。
01.“学得好”和“考得好”是两回事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学得好却考不好”其实是个伪命题,也就是说自以为的“学得好”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因为低效的学习和努力更容易给人一种充实、掌握的感觉,但这种低效的学习一旦在考试的关键时刻就会露馅。
我们一起来看看所谓“学得好”的例子:
放学回家,家长检查孩子的书本和笔记本,发现孩子在书上圈圈点点,甚至还记了笔记,这个时候,家长就会认为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好好学习了,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合上书本,要求孩子简述一下今天上课的内容,我相信很多孩子都无法清晰地表述出来。
还有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可以熟练的背诵课文的时候,就会认为自己孩子学得好。但是,如果你让他讲述一下课文的内容、中心思想和考试重点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并没有完全理解课文内容,对考试重点更是一头雾水。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很多家长所谓的学得好,不过是孩子看似努力给了家长一种“已学懂已明白”的错觉罢了。
02.什么才是真正的“学得好”✔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学习的基础就像是楼房的地基一样,如果孩子没有把基础打牢,那么他盖的这栋“楼”一定是不稳的,是摇摇欲坠的。一个地基不稳的楼房是永远建不起来的!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整理笔记、做习题练习……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打好学习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所以掌握好基础知识,才是学得好的第一步。
✔学会管理时间
学习讲究的是效率,而不是整天不停休的埋头苦学。
在学业任务很重的情况下,孩子要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已经掌握的题目不要反复练习,相反的,要把学习时间多花费在“跛脚”的题目上,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
✔提高专注力
专注力的反义词就是“心不在焉”。一个在学习上“心不在焉”的孩子又怎能取得好的成绩呢?在书桌前坐一晚上、举着书本举一天,这些看似“认真”、“努力”的表现,并不代表着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在了学习上,很可能只是一种假象。所以,要想学得好,一定要提高专注力。
✔制定阶段目标
就像王健林说“我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
孩子在学习中也是一样,要分阶段制定可实现的学习目标。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清晰地学习规划,知道自己现阶段该学什么,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同时每达到一次目标,孩子都会有成就感,会有继续学习的动力。
那么是不是做好以上四点,做到真正的学得好,就一定能考得好了呢?也不尽然!
03.考试失败的原因●临场发挥能力较差
临场发挥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考试成绩。
考试是在短时间内比谁答得题目多又准,孩子的心理状态与平时练习时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平时的练习中很少有时间紧迫感或是心里压力,而这些不太好的情绪往往也是影响考试时思路不顺的原因。
●学习方法不适用于考试
有些孩子喜欢在平时钻研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享受花几个小时攻克一道难题而产生的成就感。但是,考试试卷是适用于大多数孩子的,试题的难易程度是有比例的,而且,习惯于钻研难题的孩子很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所以,他们并不一定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的完成每一道简单的题目。
●过度自信
这一类孩子就是老师口中 “飘”的孩子,他们聪明、反应快,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对答如流,甚至还能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他们习惯心算、不愿动笔,平时每个知识点看似都能熟记于心,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总是拿不到高分。
这就是过分相信自己,而忽略了很多细节,答卷的时候也总是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最终导致考试的失败。
●心理压力大
这一类孩子一般都是太渴望考得好,所以反倒考不好。
他们太渴望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来赢得老师的青睐、家长的赞扬。所以在考场上一旦遇见不会做的题,就会慌乱,心态也容易崩塌,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其他的试题中去,最终会导致整个考试过程都是烦躁不安的,自然也就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纵观以上几点,我们来总结一下,决定一个学得好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考得好,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是心态!
04.如何培养孩子有一个好的心态1.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
面对现在严峻的考试、就业形式,很多家长把学习、考试作为孩子的唯一出路,平时苦口婆心念叨的都是成绩好如何重要,学习不好以后没有好的出路。更是有很多家长把学习好坏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重要标准。
这些话语和行为无形中给孩子带来的很大的心里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很多孩子在面对考试的时候会有一种紧张、畏惧的心理,过于注重考试结果,反倒不容易取得好的成绩 。
2.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化压力为动力。
很多家长又要说,我平时也没怎么给孩子压力,但是面对考试的时候,孩子还是很紧张怎么办?
当然了,有些孩子就是很要强,很想考出一个优秀的成绩来回馈父母,那么面对这么懂事的孩子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学会帮助他们从这种高压的情绪中走出来,教会他们要享受学习过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考试结果。
只有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享受学习的快乐,也才更容易取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
3.要知道孩子的努力比聪明更值得被肯定!
像我在上文中举的例子,很多非常聪明的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聪明,所以才总是“飘”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待这一类孩子的时候,各位家长就不要一味地夸奖孩子聪明了。
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沉下心来,真正的钻研问题,扎实的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才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4.把每一次练习都当做考试来对待。
我的高中班主任曾经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连续出了几道数学题,都是相当于高考试卷上中等难度的大题,要求大家在5分钟之内做出来,并且每次找两名同学去黑板上做。
有个有趣的现象,题并不难,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仍然有很多同学做不完,黑板上的同学做对的更是很少。
这个实验说明:“上了讲台的人会变笨,那么上了考场的人,岂不是更容易变笨。”
这个小实验就是老师在提醒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对待平时的每一次练习,不仅要练习,更是要当做考试一样来练习,这样在考场上的高压氛围内才不容易 “变笨”。
所以家长不要纵容孩子,因为孩子平时练习什么样,考场上很可能就是什么样。
最后,我还想和各位家长说一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习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不要一味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的好坏并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少给孩子一点压力,多给孩子一点信任,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