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放养”教育好,但“放养”教育有3个重点,父母需要知道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给予给他们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受益终生的。而因为的家庭状况不同,所以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今天我们主要来谈一下“放养式”教育。
“放养式”教育的定义是什么?它跟严厉、教条式的应试教育不同,放养式就是让孩子们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从小就适当地接触自然、社会,较早的接受社会锻炼。放养式教育比较适合男孩,有助于培养男孩的独立精神和男子汉气概。
同事义男家里有一个儿子,因为是独生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因此就对他采取了“圈养式”的教育方式。义男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给他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是从来不问孩子是不是真正的感兴趣,周六周天的时间也被他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孩子几乎没有多少自主的休息时间。当我们谈论到自己家孩子不懂事时,他总是自豪的说“我们家孩子最令我骄傲了,什么事情都听我的”。然而,前段时间义男请假说要在家陪孩子。后来我们得知,他的孩子因为他的过度“圈养”,压力大得了抑郁,还曾因此有过自残的现象。心理医生说是他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他现在再也不敢过度“圈养”自己的孩子了。
一、为了不过度“圈养”孩子,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度“放养”。那么我们先来根据定义具体理解一下何为“放养”。1.“放养”以宽松的环境为前提。不同于“圈养”,“放养”需要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没有父母的威逼利诱和严厉管教,被“放养”的孩子进行的活动大都是在父母适当的引导下或者独立自主地自然而然完成的。
2.“放养”让孩子们拥有自主权和选择权。被“放养”的孩子可以选择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而不是被父母安排去做一些没有兴趣的事情。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有自己的思想,可以分辨是与非,对与错,对自己人生道路和未来充满目标。
3.“放养”给孩子们可以尝试的机会。在面对一些孩子喜欢父母却并不看好的活动时,“圈养式”父母会直接明令禁止自己的孩子去接触那个事情。而“放养式”父母却愿意给孩子一个去尝试的机会,支持他们的想法,即使看到他们撞到南墙再回头,在“放养式”父母眼里,这也算是一种历练。
经过上面的解释,我们是不是对“放养式”教育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呢?
二、放养并非放任不管,家长要避免这些误区才能给孩子带来良好的影响。1.注意安全问题。“放养式”教育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安全,很多父母认为顺从孩子的意愿就好了,不需过问其他的事情,所以也从来没有考虑过或许他们会摔伤,被砸伤,或者受骗等情况,总是事情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才追悔莫及。所以,提前做好安全准备十分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提出想要参加某种活动,作为父母,我们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的同时,一定要确保不会出现危险的状况。
2.礼貌教育不能少。现在很多孩子存在礼貌缺失的问题,我认为很大原因就是父母的过度放任。孩子最初不遵守礼貌,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及时纠正,反而认为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长此以往,就上升到了道德问题。放任不等同于放养,父母对礼貌问题一定要加以重视。
3.父母不能偷懒。很多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顾,打着“放养教育”的口号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以为给了孩子绝对自由他们就会念自己的好,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自己和孩子和距离越来越远,他们还会责怪自己没有尽到父母应有的责任。所以,即使再忙,也要抽空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引导。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存在这样的误区,了解完弊端,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去避免了。
三、懂得与孩子划清必要界限,坚持3个原则,才是好的放养!家长务必要了解。1.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划清必要界限首要原则就是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和独立。当他们想要做一件事情时不急于否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他们的决定;在他们想要独立时,也就是我们要放手的时候了,不要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安排好,他们想要自己来安排。
2.要相信孩子。 世界著名儿科专家斯波克曾这样来解释“放养式教育”:“父母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成长,父母不要提前制定周密的教育计划,总之,要相信孩子。”这就提醒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适当的交给孩子一些对于他们来说可以提升技能的任务,不要担心他们完不成,如果从来不去尝试,永远不会完成一件事情。
3.不干涉孩子。怎样才算是不干涉呢?留给他们适当的空间和时间来思考,不干涉他们的兴趣爱好,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不让孩子代替我们完成未完成的梦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养。
与孩子划清必要的界限,允许他们自由,不过分干涉他们发展,当然也要尽量避免进入放任的误区,这才是好的“放养”。
你认为“放养式”教育重要吗,它适用于你们家孩子的教育吗?欢迎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