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测量包括哪些 骨盆内测量包括哪些
骨盆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外测量是用专用骨盆测量仪测量准妈咪的出口后矢状径,以间接了解骨盆的大小及形态。
外测量内容:
1、髂棘间径:孕妇伸腿仰卧位,暴露腹部至大腿根部。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手持骨盆外测量器,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距离,正常值23~26cm。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
2、髂嵴间径:体位、工具同上,测量两侧髂嵴最宽点外缘距离,正常值25~28cm。此径线也间接推测出骨盆入口横径。
3、骶耻外径:检查者立于孕妇右侧,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第5腰椎棘突下缘的距离(第5腰椎棘突下定位:髂嵴后连线中点下1.5cm,相当于米氏菱形窝上角)。正常值为18~20cm。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4、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孕妇仰卧位,脱开一边裤腿,双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膝,向两侧外上方充分展开。检查者面向孕妇立于两腿之间,使用出口测量尺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长度。若此值<8cm,应加测骨盆出口后矢状径。
5、出口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检查者戴一次性检查手套,右手示指蘸少量液状石蜡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尺放于坐骨结节径线上。用汤姆斯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端放于骶骨尖端处,即可测得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8~9cm。此值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15cm时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6、耻骨弓角度:孕妇仰卧位,双腿向腹部弯曲,双手紧抱双膝,向两侧外上方充分展开,或仰卧于产床上成膀胱截石位。检查者戴一次性检查手套面向孕妇双腿之间,两拇指指尖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两拇指分别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形成的角度。正常值90°,<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反应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内测量的内容
骨盆内测量是用手伸入阴道,通过双手触诊的方式来诊断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从而判断孕妇能否经阴道顺利分娩。
内测量的内容:
1、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称为真结合径,正常值为11cm。检查者一手示、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示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另一手指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手指,测量中指尖至此接触点的距离。测量时中指尖触不到骶岬上缘时表示对角径值>12.5cm。
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10cm。方法为一手示指、中指放入阴道内,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期间的距离。此径线代表中骨盆横径,如此径线过小会影响分娩过程中胎头的下降。
3、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为坐骨棘与骶骨下段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示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能容纳3横指(5.5~6cm)为正常,否则为中骨盆狭窄。
骨盆测量注意事项
1、外测量注意:是产前检查常规,一般在孕期12周左右进行,检查时注意将测量器使用前校零,保持室内适宜,光线明亮即可。检查时孕妇应先排尿,然后仰卧在检查床上,双腿稍屈曲分开,或仰卧于妇科检查床上,呈膀胱截石位。臀下垫一次性垫巾,等候医生检查。
2、内测量注意:当危机母胎紧急情况如产前大出血、子痫等发生时,要迅速体检实施抢救,骨盆测量可以忽略或延后进行。